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仅是祈愿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选自吕存正老师读书笔记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例如:实验过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化学实验过程中,态、色、味、深沉、气泡、光、热、电等现象非常直观的说明化学反应的变化过程。

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动画、视频等。图像给人以直观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

二、借助动作或者活动来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势助语言。动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来说,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学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老师表演,也可以学生表演。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人物,表演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3、活动

4、演示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与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来的。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虽然不如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认知停靠点。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历史典故、科学家趣事。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 思想和方法。感知不是学习产生动力的根本原因,学习的根本动力在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习也只能是表层的。

在学习中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有效教学十讲》笔记(1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330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