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眼中的我》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别人眼中的我》根据“镜像自我”的理论,直观地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为对方的镜子,在对方眼里观察自己,可以看到社会上其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产生对自己满意或不满意的情绪体验,本课教材通过“父母、老师、同学”眼里的我展开评价活动,综合周边人对自己的印象,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评价中来进一步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就更具客观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活动,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不光认识自己的优点,更应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客观我”还在混沌状态,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弱,个体渴望在追求自己的价值的过程中,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人的评价。所以,家长、老师、同学对他们的评价与肯定,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本主题还应帮助学生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即使自己得到不公正的评价,也要学会正确面对;学会把表扬当作鼓励,把批评当提醒,用自己的努力获得别人的肯定。
[课时分配]
本课共分为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会说话的镜子》
[教学准备]
1、教师:为每位同学写“老师眼中的我”并打在课件上(也可以是学生的
学期评语);请家长代表到课堂上来;
2、学生:让家长把对子女的评价写在书上的“父母眼中的我”一栏;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
1、激趣。师:同学们,你们在镜子前照过自己吗?照镜子可以做些什么事呢?
生1:早上起床后,我会在镜子前洗脸,这样,就知道有没有洗干净; 生2:穿衣服时,照照镜子,一下子就看到自己是不是穿着整齐;
生3:我们在镜子外面是什么样的,在镜子里面就是什么样的。
2、过渡。师:是的,在镜子面前,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姿态与服装。而我们周围的人,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的镜子,他们不但知道我们的优点,而且知道我们的缺点,还会帮我们改正缺点呢!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很多镜子。大家想不想见识见识这些镜子啊?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别人眼中的我》教学设计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