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双高水平”自检自查报告
大榆树堡学校(小学部)
2012年4月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双高水平”自检自查报告
大榆树堡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于2009年9月顺利通过省普九提高水平验收。几年来,我们在{辽教发(2003)113号《关于颁发义务教育?两类新三片?评估标准(试行)的通知》}、2010年7月《义县人民政府关于?双高水平?普九工作的安排意见》和义县落实辽宁省‘两类新三片’?双高水平?启动大会等文件精神指导下,通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强,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并认真对照辽宁省?双高普九?验收评估细则,感到已经达到双高普九标准,现将我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大榆树堡镇位于医巫闾山脚下,凌河东岸,鞍羊公路穿镇而过,占地面积204.5平方公里,人口3.61万,下辖一个社区居委会;36个村委会。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
大榆树堡小学位于镇中心,是拥有一所中心校、七所完小、两所初小的乡镇小学。目前,学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拥有多功能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实验室、音乐室等。学校占地9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现有62个教学班,1552名学生,131位教师。其中县级以上骨干教师21人,小学高级以上教师96人。三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锦州市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先进单位、锦州市教学会先进单位、锦州市体育特色学校、义县人民政府文明学校、义县教育系统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双高普九?各项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1、入学率:
2009—2010学年度适龄儿童252人,入学252人;2010—2011学年度适龄儿童282人,入学282人;2011—2012学年度适龄儿童311人,入学311人。入学率均达100%
2、辍学率:我校学生无辍学。
1
适龄流动儿童入学率
2010—2011学年度适龄流动少年5人,入学5人;2011—2012学年度适龄流动少年45人,入学45人。入学率均达100%。
3、完成率
2009—2010学年度学期初六年级307人,毕业307人;2010—2011学年度学期初六年级233人,毕业233人;2011—2012学年度学期初234人,毕业234人。完成率均达100%。
(二)师资水平
4、学历提高比例,小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比例为81.40%,达到验收标准。
5、教学能力
专任教师胜任能够胜任本职工作。所有专任教师计算机合格证省级标准达到100%(其中专任教师获得教师信息技术中级证有17人,教育技术初级证书的56人,因特尔培训证书14人。),达到省级标准。
6 师德水平
教师能够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7、队伍管理
校长任期制工作文件齐全,相关档案、纪实材料完整规范;实施教职工聘用制度;生师比我校现已达到11.85:1(生1552人,师131人),低于验收标准(验收标准为16:1)。
校本培训制度。
备课、教案、授课、批改作业、考试、辅导、教研、集备、培训等都有严格要求。
教师拥有研究专题的比例为100%。 (三)办学条件 8、教育设施
中心校达到200米跑道。没有运动馆、游泳馆。生均占
22
地面积达到46.5m。(生均占地面积达到21m。)生均建筑面
2
积达到6.44m,未达到验收标准,实际扣除0.5分。(生均
2
建筑面积达到10m)
学校有足够的教室和专用教室。实验室装备较为齐全,
2
教师演示实验完成率、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为100%,实验教师学历达标,胜任本职工作。各科室教学仪器配备在种类、数量、质量图书管装备较为齐全,但在学校图书馆方面没有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小班化教学目前尚未达到30人以内,仍有部分班级超过30人,实际扣除1分。学校在取暖、饮水 、如厕等设施齐全,能够对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9、现代化教育条件
多媒体教室比例达到班级总数的15%。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0:1。微机备课室已达到标准。教学资源库存量达到要求。学籍电子化覆盖率达到100%。
10、学生综合实践场所
学生德育与社会实践基地齐全。 11、学校建设
校园环境优美,做到香化、美化、绿化。 (四)教育经费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达到规定标准,保证足额发放,没有挪用和占用发生,并逐年增长(决算表)
教师工资实现县政府统筹,设立教师专户,按国家规定统一标准,按时足额发放,没有拖欠,(工资表)
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全部免除学生杂费,为学生提供免费课本,不乱收费。
学校建立贫困生救助制度方案对全镇贫困生统一建档,统一管理,救助活动有记实,在师生中开展?慈善献爱心?、?感恩教育?等活动。
(五)教育质量 18、落实新课程
按课改要求,落实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规定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普及外语教育,没有开展双语教学,实际扣除0.3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研究性学习课程得到有效落实,但学生小制作、小发明作品数量较少,实际扣除0.4分。校本课程得到有效开发,有学校自编教材《人杰地灵大榆树堡》。
19、教学方式转变
3
积极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尝试,但个别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较少。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教师备课时注重备学生,坚持撰写课后?教学反思?,实际扣除0.4分。
20、德育实效性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臵,突出德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但没有德育展室。学校有良好的校风校纪、学生行为规范合格率100%,实际扣除0.3分。
21、学生学业水平
能够用外语会话,运用网络学习。但学生操作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学生毕业率100%,实际扣除0.5。
22、学生身体素质
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100%。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六)教育管理 24、社会参与
我校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但与社区单位联系不够,实际扣除1分。
25、社会服务
学校向社会开放。 27、办学秩序
注重安全教育,无重大安全事故。
28、校门前没有小商、小贩、摊点、没有网吧。 29、学校有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有发展目标。 30、落实校长的法人地位,积极推进校本管理。 三、做法与体会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小学自查报告2012521(DOC)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