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18?台州)如图所示,用铅笔尖顶着一个纸风车,置于一杯热水上,风车就会转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车静止时,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风车转动时,只受到热空气推力的作用 C.风车转动时,机械能转化为水的热能 D.移去热水,风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转
【分析】(1)风车静止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对静止和转动的风车时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判断; (2)能量转化时,消耗的能转化为得到的能; (3)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解答】解:
A、风车静止时受力平衡,除受到重力外还受到铅笔的支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风车转动时,风车受到热空气的推力,同时还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B错误;
C、在风车的下方放置一杯热水后,热空气向上流动,推动风车转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移去热水,风车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风车具有惯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力、力和运动、惯性的有关知识,特别要搞清力和运动的关系,这是中考的热点,也是易错点。
2.(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千米/时。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秒,则隧道长度约为( ) A.60米 B.600米
C.2160米 D.7776米
【分析】已知速度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 v=算出隧道的长度。 【解答】解:高铁速度为216km/h=60m/s,车厢通过隧道用了t=10s, 根据v=得,
隧道长:s=vt=60m/s×10s=600m。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是一道基础计算题,注意速度单位的换算。
3.(2018?台州)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B为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有关本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板应该与桌面垂直 B.实验宜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眼睛应从B一侧观察成像情况 D.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 【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②眼睛在A的一侧观察。
③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④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
【解答】解:A、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A正确;
B、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B正确;
C、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物像等大,蜡烛燃烧较长时间后像物不再重合,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4.(2018?台州)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
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D.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分析】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 B、由图乙求出电流与电阻之积分析;
C、由图乙知,电流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电流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求出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范围;
D、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相同,当换上大电阻时,根据分压原理确定电压表示数的变化,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结合分压原理确定滑片移动的方向。 【解答】解:
A、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不变,由图乙知,电阻是变化的,故A错误;
B、由题意和图象可知,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Rx两端的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
由图乙知,电流与电阻之积(即Rx两端的电压):U=IRx=0.5A×5Ω=﹣﹣﹣﹣﹣0.1A×25Ω=2.5V,即电压表保持2.5伏不变,故B错误;
C、由图乙知,电流最大为0.5A时,对应的电阻为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1=R总﹣R1=
﹣R1=
﹣5Ω=1Ω;
由图乙知,电流最小为0.1A时,对应的电阻为25Ω,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规律,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R滑2=R总′﹣R2=
﹣R2=
﹣25Ω=5Ω;
所以,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故C正确;
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Ω改接成10Ω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大于2.5V);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使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2.5V,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综合性较强。 二、解答题
5.(2018?台州)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
(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因为 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2)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p=ρgh。
【解答】解:(1)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水给空气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空气给水一个向前的力,故纸杯船就会前进。
(2)杯内装水越多,吸管喷水越远,是因为装水越多,水的深度h越大;运用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喷水越远。
故答案为:(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点评】深入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明确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2018?台州)将表面有金属镀层的磁铁吸在干电池的负极,将一根硬铜线折成导线框abcd搭在干电池 的正极和磁铁上(如图),导线框abcd就会以干电池为轴转动起来。 (1)图中4条弧线为磁感线,请在答题纸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2)如果将磁铁的N、S极对调,导线框将 反转 。
(3)通电时间稍长,干电池会明显发热,原因是 干电池被短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