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C.
D.
6.如图所示,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分别以v0和2v0的速度水平抛出a、b两个小球,若两个小球都落在斜面上且不发生反弹,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球
A.水平位移之比为1∶2 B.下落的高度之比为1∶2 C.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之比为1∶2
D.落到斜面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之比为1∶2 二、多项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的过程中内能和分子势能都有增大 C.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但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E.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则气体压强越大
F.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
8.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半球形玻璃砖底面中心O点,经折射后分成a、b两束光。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B.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进行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即存在表面张力
C.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高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因为湿泡外纱布中的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D.用油膜法测出油酸分子直径后,还需知道油酸的摩尔体积就可估算出阿伏伽德罗常数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
10.一个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质点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小于
C.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D.质点运动中过程中,机械能可能减小 三、实验题
11.(15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 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质量为20 kg的箱子匀速前进,如图(a)所示,箱子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0.40.求:
(1)推力F的大小;
(2)若该人不改变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去拉这个静止的箱子,如
0
图(b)所示,拉力作用2.0 s后撤去,箱子最多还能运动多长距离?(g取10 m/s).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2
(1)该同学在实验前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及下列辅助器材: A.交流电源、导线 B.天平(含配套砝码) C.秒表 D.刻度尺
E. 细线、砂和小桶
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填代号)。
(2)打点计时器在小车拖动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以此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1、2、3、4为依次选中的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 s。分析此条纸带可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_s,计数点2对应的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
(3)在探究“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F图像,其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线在末端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A=30°,截面如图。一条光线从D点垂直于BC射入棱镜,光线在AB面上F点发生全反射,从AC边中点E射出。已知AC边长为2L,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玻璃的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