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样卷(闭卷考试)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样卷(闭卷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无效。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作家属于初唐的是( )。 A.张籍 B.杨炯 C.杜甫 D.李商隐

2.苏轼所称赞的“诗中有画”的唐代诗人是( )。 A.王勃 B.王维 C.李白 D.杜甫

3.继“初唐四杰”之后,高举诗歌革新旗帜并取得重要成就的诗人是( )。 A.杜甫 B.陈子昂 C.白居易 D.李白

4.《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 )。 A.山水诗 B.田园诗 C.送别诗 D.纪行诗

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诗人是( )。 A.王维 B.王之涣 C.王翰 D.王昌龄

6.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 )。 A.豪放飘逸 B.缠绵悱恻 C.沉郁顿挫 D.明快俊爽

7.唐代诗人中,开“以文为诗”风气之先的是( )。 A.杜甫

B.李白 C.韩愈 D.柳宗元

8.《宫词》一百首的作者是( )。 A.元稹 B.王昌龄 C.王建 D.张籍

9.《珠玉词》的作者是( )。 A.晏几道 B.晏殊 C.辛弃疾 D.姜夔

10.南宋“永嘉四灵”诗学唐代的( )。 A.姚合、贾岛 B.韩愈、贾岛 C.韦应物、贾岛 D.李商隐、杜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乐府”

2.张耒

3.文天祥

4.“梅苏”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孟浩然田园山水诗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2.简述李商隐诗歌的内容。

3.简述欧阳修的文学主张。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王维后期诗的艺术特点。

2.简述元好问词的内容及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无效。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B 3 B 4 B 5 D 6 C 7 C 8 C 9 B 10 A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首先提出的,但乐府诗及其传统却由来已久。乐府诗源于汉代“缘事而发”的汉乐府,至白居易则明确地提出了新乐府。新乐府的特点是从精神上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传统,但不受旧题限制,而是立新题,写时事,不入乐,故以“新”相标。

2. 张耒(1052-1112),字文潜,楚州淮阴人。初与秦观同学于轼。轼以为:“秦得吾工,张得吾易。”张耒学习白居易、张籍,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如《田家》、《和晁应之悯农》、《劳歌》、《八盗》、《有感》等。角度新颖,讽刺尖锐,但记叙说理太多,诗味淡薄。

3. 文天祥(1236—1282),民族英雄。他用诗歌纪录了自己从出使元营被拘逃脱直到从容就义的人生遭遇和心路历程,写出了著名的《正气歌》和《过零丁洋》等爱国诗篇,表现了他的凛然正气、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诗中颂扬了历代忠臣义士的高风亮节,自我砥砺,树立起了一个道德与正义的楷模。他的《指南录序》和《指南录后序》历数了他从镇江逃回南方的艰险经历,慷慨雄壮,真切动人,表现了他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忠贞不渝的爱国热情。

4. 指北宋初年的梅尧臣和苏舜钦。梅尧臣有《宛陵先生集》。

梅尧臣反对西昆派的娱乐、游戏倾向,主张文学应干预现实,因此,他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的诗,如《陶者》、《汝坟贫女》和《小村》等,这些诗都秉笔直书,继承了杜甫、白居易的传统。梅诗在艺术追求“平淡”的风格,同时也以琐碎平常的生活题材入诗,开启了宋诗的一个新的特点,即诗歌题材的生活化。 苏舜钦有《苏学士文集》。他认为诗歌应该有补于时,写出了很多关注现实

的诗,如《庆州败》记叙了宋与西夏战争的失败,批评朝廷边防松懈和将帅无能,《吴越大旱》更是抨击了朝廷不顾饥民死活搜刮粮食的行径。

苏舜钦的有些抒怀诗很有特色,如《对酒》,其英风豪情,直逼李白,与西昆诗风截然不同。写景诗往往显得雄奇阔大,如《大风》、《城南归值大风雪》等,有时更显得直率自然。在语言上,他和梅尧臣都希望用自然清纯的语言取代华丽雕饰的语言,但有时显得过于散文化。“梅苏”的诗风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对于后来的苏轼、黄庭坚的诗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解答:

孟浩然在漫游的隐居中写下了许多田园山水诗,成为自陶渊明、谢灵运等以来的重要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如: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他的诗多用刻划细致、用字精审的工整的句子,甚至整首诗都显得绮丽精工,但那不是有意雕饰,实是兴之所至,信笔而为,自然平淡、清新畅达,冲淡闲远,无意求工而自工。

2.解答:

(1)李商隐早年胸怀大志,写出了不少关注现实的文章和诗篇,咏史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如《贾生》、《北齐二首》、《隋宫》等。

(2)但晚唐时期的社会政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再加上个人的失意,因此,孤独、无望、多愁善感成了李商隐诗的主调。如《嫦娥》、《暮秋独游曲江》、《花下醉》、《宿骆氏林亭怀崔雍崔衮》等,都表现了他的这种情绪,这种由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铸成的伤感,在晚唐诗歌中独树一帜。这一类诗,虽然清新,境界却不廓大,以“纤细”二字概括,比较恰当。

(3)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爱情诗,如《无题三首》、《锦瑟》是其中的代表。另外,李商隐还有忧国伤时的诗,如《有感》(二首)和长诗《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

3.解答:

欧阳修的思想基本是属于儒家的,他在《答吴充秀才书》等文章中明确地提出“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但他文道并重,对文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尤其在他的晚年,当西昆体的形式主义文风基本克服以后,更是这样。他在《送徐无党南归序》中发展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观点,进一步充分肯定了文的相对独立性。在文学创作论上他坚决反对“有德者必有言”的理论,而是继承和发展了韩愈的“物不平则鸣”说和“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穷者而后工”的观点。

总起来看,欧阳修的新古文运动的理论有三大贡献,一是比较正确地论述了文、道关系,二是对传统的文学本源论有比较自觉的革新,三是兼收并蓄,保持理论的开放性,防止各种片面性的出现。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解答:

王维最受人重视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隐居终南、辋川时的“入禅之作”。一般习惯上把以王维《辋川集》为代表的诗称作山水田园诗,并把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看作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但“辋川绝句,字字入禅”。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又如“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两首》)指的正是这些诗作的艺术特点。王维的“禅诗”,并不是一般的“诗画一律”、动静合一,而是有更深的禅意诗境蕴含其中。由“诗”入“画”,应是指诗中所描绘的那些景物,是那样的自然亲切,是那样的安祥宁静,你在感动中充溢着宁静,在宁静中激荡着感动,自我似乎消失了,只有眼前的存想:景色如画。由“画”入“诗”,应是指这画有“象外之象”,这画使人“超然心悟”,这画所散逸出的,哪里是景色啊,分明是永恒的本体,这个本体就是泯灭时空的审美的诗性。“王右丞如秋风芙蓉,倚风自笑。”(《诗人玉屑》)“笑”中的意味,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谓王维的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就是“诗”,静就是“画”,也可作同一理解。

2.解答:

元好问现存词378首。元好问是歌颂爱情的词坛圣手。他的许多爱情词不仅幽婉深致,还兼备北方民歌率直泼辣的情韵。如[摸鱼儿]、《雁丘词》,借雁悲人,直抒胸臆,大有苏、辛之风。再如另一首[摸鱼儿],艺术手法与上词相同,是反对封建礼教的至情的颂歌。张炎在评论这两首词时说:“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元好问词的内容较为丰富,有写壮志豪情、渴望建功立业的,也有写伤春悲秋、向往隐逸的,还有抒发登高怀远、故国之思的。 刘熙载曾评价他的词说:“金元遗山,诗兼杜韩苏黄之胜,俨有集大成之意。以词而论,疏快之中自饶深婉,亦可谓集两宋之大成者。”说其“集两宋之大成”,未免誉之太过,但说其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并不过分。

总的来看,元好问在词风方面的推崇苏轼,并兼及诸家,由于早年和中晚年的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不同,元好问的词风前后其变化也很大,前期“深婉”,但后期则摧刚为柔,潜气内转,于深婉之中寄意遥深。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样卷(闭卷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z8zq8guxt1klhk34qq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