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
错误次数: 6次
===== 备 注 =====
测验耗时:154秒 组号对应的名称=2 听觉 [参数表]
间隔时间(毫秒)=1000 准备时间(毫秒)=2000
四、结论
1)从实验的设计方面:采用控制变量法,使得每次数据的出现频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上,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每次随机出现颜色及声音,排除了被实验着对出现状态的规律捕捉的概念的形成,使实验的结果更具真实性。
2)从详细反应及结果分数分析得出:视觉的选择反应时明显高于听觉的选择反应时,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对外界信息形成反射的时候,在对声音的接收的速度上明显快于视觉影像的形成,说明了声音信号比视觉信号在反射弧上的传播上更快。当然,由于个人的差异性,不同人群对这两种感觉的敏感性对实验结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3)所遇问题:开始由于对实验的标准不是很熟,导致一些按错键的现象的发生;后来因为对颜色与按键的匹配度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行为,导致反应时间的延长;在听觉的测试中,错误率明显高于视觉测试,原因是声音刺激的强度太大导致一些潜意识的按错按键情况的出现。
3、谈谈你对表象的心理旋转实验的感受与认识 一、实验原理
- 6 -
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
1) 概念再现:表象(representation)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主体
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2) 要求:实验要求被试在看到呈现的字母后,不管其具体方位和倾斜角度如何,
尽快判断该字符是正的还是反的,并按键作出反应。如果反应错误,该次实验在以后还会重复,直至反应正确。 二、实验方案
实验用字母R来重复Cooper的表象旋转实验。有不同方位的正和反的R字母共12种,随机呈现给被试,每种呈现6次,共72次实验。
主试指导被试认真阅读指示语,说明反应方式:P键为正,Q键为反。强调要在尽量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反应。 三、实验结果
===== 结果图片 =====
===== 结果分数 =====
---------------------------------------------------------------- 0度 60度 120度 180度 240度 300度 ---------------------------------------------------------------- 正R 反应时(ms) 448 496 598 0 789 494 正确率(%) 100.00 100.00 100.00 0.00 50.00 100.00
- 7 -
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
反R 反应时(ms) 557 477 940 985 878 634 正确率(%) 100.00 100.00 83.33 16.67 83.33 100.00 ----------------------------------------------------------------
===== 备 注 =====
测验耗时:157秒 [参数表]
间隔时间(毫秒)=1000 重复次数=6
四、结论
1)从实验的设计方面:采用控制变量法,使得每次数据的出现频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数值上,提高了实验的科学性;每次随机出现的旋转角度及正反R值,排除了被实验着对出现状态的规律捕捉的概念的形成,使实验的结果更具真实性。
2)从详细反应及结果分数分析得出:旋转180°时,反应时最长(无论正反),而0°和360°时,反应时最短。说明样本偏离正位的度数越大,所需的心理旋转越多,用时也就越多。由于个人原因,开始不知道实验判断的标准,故在读值上出现了一些实验偏差,但是从综合结果上还是可以分析出,对于正反R的辨别上呈现出了正相关的状态,说明了日常的行为惯性对意识的反常行为的判断影响不是很大。
3)所遇问题:开始不是很明白实验的标准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后来因为旋转角度的影响,选择反应时比较长,导致了时间的延长;同时因为对判断结果与按键的匹配度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行为,更进一步增加了时延。
4、简述你的概念形成的过程
- 8 -
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
一、实验原理
1)概念再现: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就是概念形成的过程。
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artificial concept)。人工概念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一般是选择刺激的若干维度和属性加以结合而制造出来的。实验者事先规定某个维度的某一属性(如红色)或几个维度的属性(如红色圆形)为某个人工概念的特有属性,即以这些维度和属性构成某个人工概念。 我的概念的形成:此过程即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实验中我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把握一类图形事物的本质。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
2)要求:被试都是需要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制造人工概念时制造者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法,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即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 二、实验方案
本实验模拟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简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共有4个人工概念,难度顺次增加。
实验时,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有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为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试次。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
- 9 -
心理学实验课题报告
已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进行到下一个概念。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三、实验结果
===== 结果分数 =====
--------------------------- 达到正确前所用遍数 --------------------------- 概念1 2 概念2 11 概念3 0 概念4 4
---------------------------
备注:-1表示概念没有通过
===== 备 注 =====
测验耗时:161秒 [参数表]
间隔时间(毫秒)=1000 单个题目最大猜测次数=12 实心键颜色=黄
===== 详细反应 =====
概念1:实心点的中点
概念2:中间的空点起,往前的第2个实心点 概念3:依次选实心点的第1、2、3、4,循环 概念4:依次选空白点前一个、后一个实心点
概念编号 序号 错误次数 所用时间 1 1 0 1248 1 2 1 2051 1 3 0 1247 1 4 0 679 1 5 0 1919 2 1 1 3375
- 10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