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语文上学期 考试试题汇编 古诗词对比鉴赏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8:29:25 本文由醉歌离人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古诗词对比鉴赏

1.(甘肃省兰州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寒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1)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写出两点即可,4分) (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为传神?请简述

理由。 (4分)

答案 (1)①都是托物言忠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已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

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彳荐写菊不用“菊”字。③都化用了典故。前

者化用王羲之练书法洗笔,洗黑了池水的典故;后者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的典故。

(2)心得最传神的一个字是“抱”字,它形象传冲地表现厂菊花坚守节操,至死不变的

高贵品质。

2.(广东省高州三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 题红叶 唐 · 韩氏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行 宫 唐 ·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这两诗中的主人公有相同的遭遇,而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尽相同的,请分

析其异同(4分)。

(2)韩诗委婉含蓄,元诗平白如话,请指出各采用什么手法写宫女的心事和命运。

答案 (1)相同点: 两首诗都表达了宫女寂寞、哀怨的感情。不同点:韩诗表现了宫女对自由生活的憧憬以及冲破樊笼的愿望。而元诗流露出凄凉哀怨、怀旧度日以了残生的情绪。

(2)韩诗运用了托物言情或寄情于物手法。元诗:反衬或乐景写哀或相互映衬或托物言情。

3.(湖南长沙市一中2011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春夜闻笛 唐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采桑子 南宋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巾。 碧山相映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释:①李诗是诗人谪迁江淮时所作。②寒山,今江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泗流域战略要地,屡为战场。③周必大在《二老堂诗话》说朱敦儒“靖康离乱,避地自江西走二广” 。

(1)两首诗传情达意都借助了“雁”这一意象。李诗借大雁春来北飞,言迁客欲归不得

(雁归而人留),寄喻得体,衬托有方。朱诗朱诗 。

答案 借旅雁自比,以万里反衬自身的孤单,写虽在战乱中来到江南作客,但仍无法忘怀那“万里烟尘”的中原,比喻形象,对比鲜明。

(2)两诗中都有一“泪”字,但抒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李诗之泪是自伤身世之泪,表现了诗人被贬南方,渴望北归而不能的遗憾与怨恨;朱诗之泪是忧时伤世之泪,表现了诗人因中原沦陷被迫漂泊江南的离愁别恨与担忧时局的爱国情怀。

4.(江苏省沭阳县庙头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两题。

从 军 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 军 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1)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2)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 (1).这两首诗中有关征人的形象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在抒发感情上采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请联系诗句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案 (1).陈诗中的将士们不畏严寒,勇登天山,精神振奋,豪情万丈,积极乐观;王诗中的征人背井离乡,感情苍凉、悲怆,心中充满离愁别恨。

(2)都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刻画人物。陈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用环境的恶劣来衬托戍边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用“横笛”“红旗”等意象烘托征人们的壮志和豪情,全诗具有诗情画意之美;王诗不直接抒写征人的离愁别恨,而是通过琵琶曲声、凄清的“秋月”等景物来烘托感情,深沉感人。

5.(四川省巴中市巴州七中2011届高三期中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暮春即事 (宋)叶采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扬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春苹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

(2)“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

答案 (1)这首诗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埋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书桌上,杨花轻扬飘入砚池。这是动景,为后面两句小窗读周易的静景作铺垫映衬。这里以静意观动景,以动景达静意,给人一种悠闲喜悦之感。 (2)不相同。“闲坐小窗”之“闲”是一种悠闲喜悦之情;“闲敲棋子约客”之“闲”似

闲不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

6.(河南省醒民高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1)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山映”三句:傍晚,夕阳映照在远处的山峦,碧色的遥天连着秋水绿波,凄凄芳草,一直先远处延伸,隐没在斜阳照映不到的天边,表达出乡思离情。 “风柔日薄春犹早”: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经渐渐暖和起来,使人心情愉悦。抒发了欣喜之情。

(2)两首词的主题相同,都抒发了乡思离情。但范词的抒情比较直接,(赏析:[范词: “黯乡魂”二句,直接托出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明月皎皎,反而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不由得发出“休独倚”之叹。

李词:早春又是乍暖还寒时节,小睡起来,微寒侵肤,刚才插到鬓上的梅花也已枯凋。词人不说心情的转变,只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暗示其意识流程。词人没有说自己如何沉溺于但愿长醉不复醒的醉梦中,只说醉卧时所烧的沉香早已炉灭香消,而词人还宿酲未解。而醉醒时乡思的凄苦,尽于言外可见。

7.(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1届高三8月模拟考试)阅坊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

高三语文上学期 考试试题汇编 古诗词对比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i1k76tyu0n19a8hrgx9da6a52gca00h1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