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HCP动态地址池分配问题; 4、AP设备问题;
5、AP到交换机端线路问题; 6、干扰问题; 7、其他问题; 处理步骤:
1、测试人员联系用户后,到现场进行问题的排查。到现场后,测试人员通过WirelessMon发现信号正常;
2、测试人员用自己电脑进行测试,发现能够正常的进行数据业务,所以排除③④⑤⑥问题;
3、测试人员打开学生电脑,查看SSID配置,发现正常,排除②问题; 4、测试人员尝试再次连接CMCC-EDU网络,仍然连接不上,处于掉线状态;打开用户无线网络配置,发现其定义了IP地址,通过询问了解到该学校有自己的无线网络,平日学生上网可通过CMCC-EDU网络或者学校自身的无线网络进行上网,通过学校无线网络进行上网时需设置IP地址,如果用户通过本学校网络进行上网而不及时点击自动获取IP地址时,无法连接WLAN网络。 故障总结:
很多场所自身设有无线网络,当用户通过设置自身无线网IP地址后,再访问WLAN网络,就会出现连接不上情况,如果该地址一直不改为自动模式,那用户需要用到WLAN网络时,将会一直处于掉线状态。 3.2.2设备问题 案例一: 问题现象:
某地市运营商的办公大楼部署了500mW放装型和500mW合路型两种型号的AP。在AP开通后,测试人员发现在有些办公区域的WLAN信号覆盖处,用户通过PORTAL认证成功后不能打开如新浪、搜狐等大型门户网站和其它网站,但可以很顺利地打开百度、人人网、goggle等网站,QQ和FTP等应用正常,其它的覆盖区域一切正常。
29
排查过程:
(1)确认故障区域的AP部署数量、型号、软硬件版本及上网的用户使用量,确认故障区域和正常区域有没有异同点。对比发现,有问题的故障区域均是放装型AP,而合路型AP没有问题。
(2)有问题的放装型AP所覆盖的区域,用户出现打不开大型门户网站,能打开部分网站,而其他应用如QQ和FTP正常,则说明很有可能是问题AP在处理数据包的能力存在瓶颈,对一些较大的数据包不能处理,分析有可能问题在于AP的MTU值过小造成的。
(3)从故障定位和考虑到用户业务数据流的走向,由于原来组网采取的是本地转发流量模式,用户流量均交由AP本地进行解析、封装等处理后边转发,所以AP设备的MTU问题导致瓶颈产生。 解决方案:
从技术角度可以改变业务流量的走向,可以改为集中转发模式,将用户流量通过CAPWAP隧道交由AC处理,这样用户业务流就不会因为AP而产生瓶颈,可以将此问题解决,后期的完美解决方案需要由研发部门提供正式的故障问题的补丁修正版本。 案例二: 问题现象:
用户能够认证成功但是无法上网。 问题处理:
经现场定位,发现在同一热点下其它电脑也是可以认证成功但无法上网。对照标准配置模板检查AC配置,发现AC上配置正确无误。DNS地址无法ping通,经网络侧检查,DNS服务器出现故障。 解决方案:
解决DNS服务器故障或者重新指向为正常的DNS服务器后,问题解决。 案例三: 问题现象:
ONU设备丢弃分片包引起无线故障。 问题分析:
30
1、无线关联上网后,PING网关地址,延时及丢包正常。暂时排除无线链路传输问题;
2、无线端利用大包PING网关地址,发现不通。PING不同大小的包测试,发现当包超过1472后,就无法PING通;
3、有线方式接入AP端的二层交换机,可以拼通AC的LAN口地址,但PING大于1472的包后也会不通。让局方人员协助检查二层交换机是否出现版本故障,最终排除接入的二层交换机对大数据包传输的影响;
4、再次利用有线方式接入ONU设备。测试大包(包大于1472)不通。后通过抓包分析并与其它正常区域的数据包对比分析,发现由AC返回包被丢弃了。
5、可确认该wlan故障的原因为ONU设备丢弃分片包,导致业务不正常及AP无法升级。让局方联系ONU厂家的工程师重新配置ONU的参数即可。
以下为抓包截图: 正常区域抓包:
31
从截图中发现,共有4个报文交互,PING Request包、IP Fragment包、PING Reply包、IP Fragment包。从PING Replay包可见More Fragment值为1,可断定之后还有一个分片包。至最后的ip fragment包,可见Last Fragment值为0。至此,PING报文结束。 问题区域抓包:
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