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浅谈潮剧《老兵回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9 23:45: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浅谈潮剧《老兵回乡》

记得小时候奶奶妈妈总会在闲暇时看看潮剧,经常还会边煮饭干活边听着跟着念唱起来。起初我和弟妹都觉得很好笑,不过慢慢地耳濡目染,我竟在不知不觉中也爱上看潮剧听潮剧了,特别随着知识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戏剧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具有独特的魔力令人着迷。小时候村里每逢过节都会聘请一帮剧团到村里的戏台唱上几天,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老人们会早早搬了椅子坐在戏台下等着,而我们这些孩子最关心的就是吃喝玩乐。如今想想真是悔不该,竟没好好珍惜那样近距离欣赏潮剧的机会,而如今入城求学再难有那样的的空暇了。好在如今是信息时代,上网搜索便有众多潮剧的视频,几次观看了《老兵回乡》,虽隔着屏幕少了现场的亲切,却仍深受震撼,回味无穷??

潮剧《老兵回乡》分为六场,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又令人兴奋的故事:潮汕解放前夕,农民杨福顺(方展荣饰)被国民党军队抓到金门后到台湾当兵,走时留下与他结婚不久的妻子何翠喜(郑健英饰)和刚刚满月的儿子添丁。在两岸长期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况下,杨福顺与何翠喜天各一方,音讯断绝,有的只是苦苦思念,各自饱受家庭破碎、骨肉分离的精神折磨。直到80年代祖国改革开放,向台湾打开迎亲大门,在台的老兵随之掀起“自由还乡运动”,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有限开放台胞赴港澳观光,杨福顺始得从台湾来到香港,并偷偷返回乡里与久别的妻子及亲人团聚。

1986年中秋,我还没出生,未曾经历那个年代亲人分离的辛酸苦楚,但《老兵回乡》是那样的真实可亲,而其中祖辈们淳朴的一些风俗习惯至今仍沿袭着,我似乎能触碰到主人公的所思所想,全身心地投入都剧情当中。当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的郑健英老师饰演的何翠喜一角,特别是在第三场,何翠喜与杨福顺相见的桥段,郑老师与方老师两人的高超的演技将男女主人公活生生地展示在观众面前,引人共鸣,发人深思。

第一场,何翠喜的一言一行就已感人至深。万众团圆的中秋佳节。大榕村的农妇何翠喜拜祭神明,提着已离散37年之久的丈夫杨福顺的衣衫,以纸钱作“胶料”,一边“搅捞” ”(潮汕农村逢年过节时进行的一种祈求亲人平安的祭拜仪式)一边向天祷告说:“诚心搅捞祷上苍,伊人在外身平安,不求做官大发达,但求免受饥和寒。两岸团圆应有日,贵人多多来相帮”。短短几句话,是那样熟悉,因为奶奶妈妈一直在重复做着这样类似的事啊,诚心地向神明祈祷,拿着纸钱为我们“搅捞”,只求我们平安健康??何翠喜是那么虔诚,那么饱含深情,那一丝不苟的跪拜,那声声祝福正寄托着她对丈夫的无限牵挂和思念。37年,何翠喜青丝变成白头,尽管无音无讯,但她还是相信丈夫还活着,所以还祈求上苍保佑他在外平安,这是何等纯朴又何等感人的期望啊!还有另一处,何翠喜要儿子添丁对着丈夫的衣服叫“阿爸”,已成家立业的添丁觉得荒唐,于是不肯。此时何翠喜轻声叹息,然后唱道:“望月圆,盼月圆,翠喜一盼三十七月年。盼得青丝变白发,盼来了仔大娶亲生孙儿。难怪添丁心不满,你,一去渺渺也无片言只字慰乡思,你身若是还在人世,就该趁今日开放回家来团圆”。看到这里我不禁鼻子一酸,就这么一个叹息,饱含了何翠喜多少的辛酸苦楚啊。三十七年,足足三十七个春夏秋冬,何翠喜这位纯朴的农村妇女,在丈夫生死未卜的情况下,在饥寒交迫的动荡年代,坚强地将怀中婴儿抚养成人。那该是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啊!面对渺无音讯的丈夫,她并未放弃,也从没真心怨恨,她秉着那份质朴的爱,年复一年诚心地祈祷着丈夫的平安健康。多么一位伟大无私的女性啊!

如果说第一场的何翠喜感人落泪,那么第三场的何翠喜该是令人悲喜交加泪水夹欢笑了。她听闻夫婿归来借口进屋收拾,“盼相逢怕相见举步沉重”,她缓缓踱步,见杨福顺热切上前握住他的双手,然后伸手要去触摸丈夫的头发,突然间手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不敢再摸下去,迷茫道,“当年的夫婿无影又无踪“。待杨福顺说:“翠喜啊,我么是阿福顺”。 她似乎认出了眼前的老翁便是她朝思暮想的丈夫,不禁叹息摇头:“容颜只有三分肖,却是白发

一老翁”,可她眼里却早已饱含热泪??汕头特区晚报对此写道:“何翠喜面对久别重逢的丈夫,既欢喜,又有疑虑,既迫切想了解丈夫的情况,又相对无言。其举止要有年龄特征和身份特征,又要表现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郑健英凭着对人物独到的理解,通过细腻的面部表情,恰当的动作语言和声情并茂的唱腔,把这一厚道朴实、勤劳善良的农妇形象塑造得生动感人。”确是如此,郑老师她想角色之所想,行角色之所行,爱角色之所爱,憎角色之所憎。简而言之,舞台上的郑健英不存在了,有的就是何翠喜。

综上所述,我觉得《老兵回乡》这个戏能打动人、吸引人,关键就在于它的故事真实生动,形象鲜明可信,还有着从看似平常的人物恩怨、纠葛中提炼出来和组织起来的戏剧冲突,自始自终让人获得美的艺术享受,又自自然然得到有益的启示。这种好看有益的效果,就正好是这个戏最引人喜欢的地方。另外,这个戏,能使人感到真挚亲切,有“戏”可看,我觉得与其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有密切关系。戏的故事发生在潮汕,戏里再现了潮汕的民情风俗,还有着潮剧独具的清丽素雅、平易深沉的艺术特色和“双棚窗”、以音乐曲牌代替语言等独特表现形式,让身为潮汕人的我倍感亲切真实,自然地引起共鸣。还有加上主角方展荣、郑健英的出色表演以及其他演员的密切配合,有令人耳目一新,增强了戏的艺术效果。

搜索更多关于: 浅谈潮剧《老兵回乡》 的文档
浅谈潮剧《老兵回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k5gh1o8n15uqa87qs5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