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马静:论当前我国教育腐败现象及原因分析 文档(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7 2:37:54 本文由闁芥牕瀚畵搴☆潖閿燂拷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管理上腐败其中主要表现在各种巧立名目的乱收费上。每年的新生入学,更是其学校大肆敛财的绝好机会。例如:辽宁通报15件教育乱收费案例[8] 。除此之外教育管理部门存在有弄虚作假的现象严重。比如说,学校为了提高考试的“优秀率”“升学率”,而安排学生集体作弊或“借”其他学校的优秀学生来冒名考试,还美其名曰是为了本单位的名誉和利益。还有的学校在上级例行的工作检查、验收、评估之前,严厉地警告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不准他们向上级的检查、验收人员说真话,并声称“谁砸学校的牌子,学校就砸谁的‘饭碗’”。以剥夺学生的学习权利和教职工的工作权利相威胁,另外被评者事先与评审人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沟通,增进感情,谋求评审人加以照顾;还有的教师在考试监考时明目张胆的包庇作弊和冒名顶替的考生,一次收受贿赂达上千元,有些地方的考场贿赂甚至形成一次一人 100 元的行情。 (三)、教学腐败

教学上的腐败主要表现在学生为了能够在教学上或考试中得到老师特别关照,还有学生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老师的特别的关照往往会向教师行贿,这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上应当一视同仁,然而有些教师却没有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而是对有背景好的学生和有钱的学生格外关照,这多发生在中小学校。教学上的腐败还表现在有些教师或教授为了赚钱四处讲学,或开各种辅导班,当然并不是所有到处讲学的教师都是腐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很多资源需要共享,掌握了某种先进理论或技术的教师或教授四处讲学是为了更多的资源共享,是为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这种情况不属于腐败,但是以追求金钱为目的,本身又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凭借其头衔,不务正业四处讲学就是腐败行为。这种腐败现象就像寄生虫附在我们当今所最求的知识经济上,腐蚀着我们的社会。 (四)、学术腐败

领域里的学术腐败近年来频频被媒体揭露出来,较早的有已经为人们所熟知的北大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2005 年 4 月 6 日《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该报记者的新闻调查,揭露和批判了某高校电信系以学位委员会的名义,强行规定在读博士或硕士生论文发表时必须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的情况。”[9], 为了评上职称,教师中不择手段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请客送礼、暗送红包的大有人在。评优获奖的课题论文是职称评审中的重要筹码,于是评审工作中出现了严重的关系评审、近亲评审。例如某省的“政府奖”丑闻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评委利用手中的职权,违规操作,控制评奖程序,最终把自己评为一等奖,其余的“关系户”亦各有所获。媒体揭露出来的具体事例还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学术职称评定过程中的极端不公正现象,等。诸如此类的学术腐败现象,无不表现出当前人情学术活动中的畸形影响。 三、原因透析

教育腐败几乎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充斥着各

种各样的教育腐败。众所周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其影响力大,社会期望值高,一旦染上“腐败病毒”,其社会危害性是很大的。那产生腐败问题原因有哪些呢?肤浅归纳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心理失衡,自甘堕落

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复杂环境中,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上其他腐败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育部门的管理者,社会风气对学校的侵蚀显而易见。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一些教育工作者心理失衡,自甘堕落。他们中有的认为吃回扣、拿好处很普遍;有的感到升迁无望,不如趁有权时“捞一把”;有的看到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都发了财,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还是一贫如洗,巨大的反差导致产生失落感;有的

堕落初期处于被动状态,可当陷入犯罪歧途后,又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补偿。

(二)、法制意识淡漠,宗旨淡忘

很多教育领域的管理者大多是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中选拔出来的,但随着权力的不断增大,渐渐淡忘了教书育人的宗旨,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做捞取钱财的资本、牟取私利的工具;有的当权者观念淡薄,甚至认为收钱收礼是人之常情,拿点回扣也不同于受贿犯罪,顶多是违纪。 (三)、 权力集中,监督机制失效

由于我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校党委的领导职责主要是把握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但在学校的具体行政和学术事务上,很少干预。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权力代表,代表教育主管部门行使学校行政管理权,同时是学校学术权力的核心。在目前的体制下,校长的人选或者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直接指定,或者由学校内部民主选举并经主管部门同意和委任后产生。我国高校的这种权力结构有利于贯彻党和政府的统一意志,有助于达成上下一致,提高管理效率。但是,在这种结构中,行政权往往发挥着强有力的主导作用,实际上是行政权力主导模式。近年来,在强调抓“一把手”、“一把手”亲自抓,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的情况下,权力更是过分集中于学校的主要领导,既强化了领导责任,也放大了权力的裁量权。党政一把手和部门负责人拥有决定性的权力,即便是集体讨论的决策,他们往往也可以顺利地将个人意志强加在集体决策上。正是由于党政主要负责人在现有权力结构中所拥有的全方位的主导性地位,单位、部门的实际决策与运作方式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工作方式和作风。如果“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作风差,就很容易出现“一言堂”、“家长式”的权力专断和滥用现象。由于权力的逐级下放,“一元化领导”的现象不但没有根本扭转,还在一些学校发展得更为严重。检察机关分析:

“有些学校中,个人言论代替了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这正是学校经济犯罪案开始上升、学校违纪违法主体主要是领导干部的重要原因”

(四)、监制度缺失,诱发腐败

近年来,一些学校一味追求超常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办学,这种多渠道、多方位的筹资方式使学校的经费猛增,学校的资金支出数额比从前也有了很大增幅。但是,由于新的管理机制没有形成,学校物品采购种类繁多,如科研设备、教学用品、学生用品、图书、医疗器械和药品等多种多样,对此,许多学校尚缺乏分类的有针对性的制度规范。在物品采购中,一些部门和人员权力过于集中,缺乏货比三家以及财务、监察、审计部门的共同参与,一个人洽谈现象还比较普遍,对使用单位自行采购的也缺乏响应的操作规范与监督制约的措施,使问题时常产生。加上在购买学生保险、财务资金管理、基建工程等资金分配、管理使用环节上的漏洞较多,导致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参 考 文 献

[1]行风评议爆冷门:排名倒数第一,

http:/202.108.34.45:8404/edu__2001/edit/020226/020226

[2]保罗·海伍海.政治腐败:问题与透视[M].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6)。

[3]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峻斗争——论反腐败的意义[N].工人日报.1997、12、22。

[4]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812/200812021052068116.html [5]王鹏.教育腐败现象及其对策[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6]吴回生.对教育腐败现象的分析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2(4)。 [7]http://www.china.com.cn/chinese/kuaixun/415033.htm

[8]杨玉圣.与其说是学术荣誉不如说是学术责任——应正确对待学术论文署名问题.学术批评网,2005、4、6。

[9]智效民.利字旁边是把刀——关于现代学术传统的中断与接续[M].社会科学论坛.2003:(2):37-38。

马静:论当前我国教育腐败现象及原因分析 文档(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0e2e7poq94zk8m0i2e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