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巡视检查的记录和报告等均应及时整理归档,确保资料的连续性。归档资料要永久保存。
5其它
5.1 巡查员巡查时应携带记录本和必要的简单工具,例如锄头、铁锹、锤、钢卷尺等。
5.2巡查员要养成收看电视或收听电台天气预报的习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
5.3 在汛期山塘巡查时,要特别注意:
⑴ 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有中到大雨,特别是有台风来临的气象变化情况,提高巡查的警觉性。
⑵ 当发现异常现象(特别是对病险山塘)必须实行昼夜值班,并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⑶ 巡查员要有自我防护设施(如救生衣、防滑鞋等),夜间巡查要持照明工具,有条件者应携带手机。
- 5 -
附录A 汛期第一次巡查记录表
山塘汛期第一次巡查记录表(土石坝)
山塘水位 时 间 年 月 日 天 气 巡查人员 巡查部位 防浪墙 坝 顶 上游坝坡 内 容 与 情 况 开裂:无□ 有□; 错断:无□ 有□; 倾斜:无□ 有□ 裂缝:无□ 有□; 积水或植物滋生:无□ 有□; 裂缝:无□ 有□ 塌坑:无□ 有□ 凹陷:无□ 有□ 隆起:无□ 有□ 护坡:完整□ 破坏□ 其它 裂缝:无□ 有□ 塌坑:无□ 有□ 凹陷:无□ 有□ 隆起:无□ 有□ 散浸、冒水、渗水坑:无□ 有□ 下游坝坡 植物滋生:无□ 有□ 其它(如漏水声等): 阴湿、渗水:无□ 有□ 坝址区 渗透水浑浊度:清□ 浊□ 其它: 裂缝:无□ 有□ 隆起:无□ 有□ 错动:无□ 有□ 两坝端 渗水现象:无□ 有□ 排水沟有无堵塞物:无□ 有□ ( 坝体与岸坡 岸坡滑动迹象:无□ 有□ 白蚁迹象:无□ 有□ 动物洞穴::无□ 有□ 连接处) 其它 溢洪道 输水涵 (洞、管) 近坝水面 山塘水质 近坝岸坡 其它 障碍物:无□ 有□ 岸坡危岩崩塌:无□ 有□ 其它 涵管出口渗漏:无□ 有□ 虹吸管是否完整:完整□ 破损□ 其它 有无冒泡、漩涡等:无□ 有□ 是否变浑:无□ 有□ 有无崩塌及滑坡等迹象:无□ 有□ 有无恐怖迹象:无□ 有□ 安全警示标致是否清晰、完整:是□ 否□ 有无异常气味:无□ 有□ 杂物堆积:无□ 有□ 靠坝边墙是否稳定:无□ 有□ 涵(洞)出口有无损坏:无□ 有□ 启闭设施操作灵活:是□ 否□ 冒水、渗水坑:无□ 有□ 植物滋生:无□ 有□ 白蚁迹象:无□ 有□ 动物洞穴:无□ 有□ 植物滋生:无□ 有□ 排水设施的完整性:完整□ 破损□ 情况记录 (可另附记录)
- 6 -
附录B 山塘日常巡查记录表
山塘日常巡查记录表(土石坝)
山塘水位 时 间 年 月 日 天 气 巡查人员
巡查部位 坝 体 (坝顶 防浪墙内 容 与 情 况 裂缝:无□ 有□ 凹陷:无□ 有□ 渗漏:无□ 有□ 隆起:无□ 有□ 塌坑:无□ 有□ 植物滋生:无□ 有□ 上、下游坝坡) 白蚁迹象:无□ 有□ 动物洞穴迹象:无□ 有□ 其它(如漏水声等):无□ 有□ 渗水积水:无□ 有□ 植物滋生:无□ 有□ 坝址区 凹陷:无□ 有□ 隆起:无□ 有□ 塌坑:无□ 有□ 其它 是否在泄洪:否□ 是□ 障碍物:无□ 有□ 岸坡危岩崩坍:无□ 有□ 其它 溢洪道内水深: m 杂物堆积:无□ 有□ 靠坝边墙是否稳定:无□ 有□ 溢洪道 输水涵 (洞、管) 近坝水面 山塘水质 近坝岸坡 其它 涵管出口渗漏:无□ 有□ 涵(洞)出口是否损坏:无□ 有□ 虹吸管是否完整:完整□ 破损□ 启闭设施操作灵活:是□ 否□ 其它 有无冒泡、漩涡等 :无□ 有□ 是否变浑:无□ 有□ 有无异常气味:无□ 有□ 有无崩塌及滑坡等迹象:无□ 有□ 有无恐怖迹象:无□ 有□ 安全警示标致是否清晰、完整:是□ 否□ 情况记录 (可另附记录)
- 7 -
附录C 填表说明
C.1总说明
1 根据巡查情况填表,填表方式采用打“√”的方法,例如在巡查防浪墙时,未发现裂缝,则在“裂缝:无”后面的“?”打“√”;如果发现裂缝,则在“有”后面的“?”打√”。
2 巡查中发现异常现象的具体情况、汇报情况及检查的处理情况应在表中“情况记录”栏中记录。异常现象主要记录内容见C.2~C.5说明,必要时绘制简单的示意图。
3 其它坝型的巡查记录可参照当地县(市、区)水利部门制定的表格填写。 C.2大坝变形巡查
1 “凹陷、隆起、塌坑”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⑴位臵;⑵范围大小和形状;⑶对于塌坑,还要记录塌坑深度,塌坑内有没有水。
2 “裂缝”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主要记录裂缝的位臵、走向、长度、缝口错距、宽度等。发现裂缝后,一要设臵标记,二要把裂缝口保护起来,继续观察。
3 “防浪墙变形”的情况记录与说明
防浪墙变形是指防浪墙的开裂、错断、倾斜情况。
主要记录⑴位臵;⑵开裂或错断方向是直的还是是斜的,走向、长度;⑶裂口宽度等;⑷防浪墙倾斜向上游还是向下游。
- 8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