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
一.名词解释
1. 品种: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 2. 良种:常说的良种有两层含义:一是优良品种;二是优良种子,即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 3. 种质资源:即携带种质的材料或载体的总称。
4. 引种:人类为了某种需要把植物从其原分布区移种到新的地区。
5. 无性系: 指具有相同遗传组成的植物利用无性繁殖方式所得来的群体。
6. 无性系品种:采用无性繁殖方法育成的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的一类品种。 7. 自交系品种: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的可用于生产的群体
8. 杂交种品种:指用遗传上纯合的亲本在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特定组合的一代杂种群体
9. 遗传力:广义—基因型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狭义—基因型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百分率。 10. 芽变:发生在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属于体细胞突变的一种。
11. 异花授粉植物:在人工选择的情况下构成的一个遗传基础比较复杂又在主要经济性状相对一致而保持遗
传平衡的异质群体。
12. 有性杂交育种:经过有性杂交途径获得新品种的过程
13. 组合育种: 又叫常规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把分散于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在杂种中,对其
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获得基因型纯合或接近纯合的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14. 回交育种:为了积累亲本的性状而进行的一再回复与该亲本杂交的育种方式。, 15. 普通配合力:指一个自交系在一系列杂交组合中的平均表现
16. 特殊配合力 :指特定组合某性状的观测值与根据双亲一般配合力所预测的值之差。 17. 轮回亲本: 多次参加回交的的亲本。
18. 杂交不亲和性: 同种材料中不同品种间相互授粉不能受精结实的现象,称之为杂交不亲和性 19. 杂种不育性:指不同品种或不同的种、属间的杂种缺乏生殖能力的现象。
20. 自交不亲和性和自交不亲和系: 指两性花植物,雌雄性器官正常,在不同基因型的株间授粉能正常结籽,
但是花期自交不能结籽或结籽率极低的特性;通过连续多代自交选择,可育成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特点,且能稳定遗传的自交系。
21. 雄性不育性与雄性不育系:两性花植物中,雄性器官表现退化、畸形或丧失功能的现象,称为雄性不育性;
对于可遗传的雄性不育,经过选育可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该系统即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或A系。 22. 双交种:由四个品种或自交系先两两配成单交种,再由两种单交种杂交而得的杂交组合。 23. 三交种:三个血缘不同的自交系先后经过两次杂交而形成的杂交种 24. 辐射育种 :是诱变育种的一种,指利用辐射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5. 化学诱变: 利用有关化学物质诱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6. 多倍体育种: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 27. 致死剂量: 引起一组受试动植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28. 半致死剂量 : 引起一群受试对象50%个体死亡所需的剂量。 29. 临界剂量:存活率为40%的剂量
30. 异源多倍体: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染色体构成的多倍体。 31. 生物学混杂:有新类型品种产生的混杂
32. 机械混杂:指在种子收获,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过程中产生的品种混杂。 33. 机械隔离:采用套袋、罩网、温室等进行隔离防止昆虫传粉的方法 34. 空间隔离:把易相互杂交的不同留种材料隔开适当的距离栽培 35. 花期隔离 :在植物开花期间,调节、防止花期相遇的活动。 36. 单交种: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
37. 杂种优势: 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F1植株在生活力、生长势、抗逆性和丰产性等方面超过双亲的现象
38.单倍体:通常是指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39.植物离体培养育种: 采用植物的离体器官或组织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培养获得品种的过程。
40.分子育种: 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通过体外 DNA重组技术 和 DNA转移技术,有目的地改造生物种性,使现有物种在短时间内趋于完善,以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的技术体系。
二.问答题:
1. 简述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 是不断发展新品种的主要来源; 是生活水平提高、生产发展的需要 2. 种质资源有哪些类别?各有何特点和利用价值?
主栽品种:具有良好积极性状和比较广泛的适应性,是各育种目标的基本材料 地方品种:没经过现代育种手段改进,往往具有某些罕见的特性 近源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类型:常具有栽培品种缺少的抗耐特性
育种材料:因存在某些缺点不能成为商品化栽培品种,但具有明显的专长性状 3. 什么是选择育种?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
选择育种就是利用选择手段从植物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类型,经过比较、鉴定从而培育出新品种的方法。
特点:使植物向着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时间短、见效快;具有间接创造性 实质: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4.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数量质量性状
1)选择差(S d):当对某一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入选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的差值。 2)选择反应(R):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 3)选择强度(i):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
5. 简述单株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这两种基本的选择方法各有何特点?
单株选择法:是个体选择和后代鉴定相结合的选择法,从原始群体中选出一些优良的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下一代单独种植一小区形成株系,根据各株系的表现,鉴定其单株基因型优劣的选择法。 优点:可以鉴定所选优株的基因型,提高选择效率,多次单株优选可以定向积累变异。 缺点:费时费工,异花授粉植物易引起生活力衰退,选出优系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
混合选择法:是各级植株的表现性状,从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选择标准要求的优良单株混合留种,下一代混合播种在混选区内,相邻栽植对照品种及原始群体的小区进行比较鉴定的选择法。 优点:简便易行,省时省力,便于及早推广,不会造成生活力的衰退。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优劣,降低了选择效果。
6. 有性杂交亲本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亲本的选配应遵循什么原则?
选择应遵循: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精选亲本;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 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重视选用地方品种;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要高
选配应遵循:父母本性状互补;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 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用一般配合力要高的亲本配组;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和雌蕊的育性 7. 回交与自交的遗传效应有何不同? 自交的遗传效应:
1).自交使纯合基因型保持不变
2).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 回交的遗传效应:
1)回交后代的基因型纯合将严格受其轮回亲本的控制;
2)多次连续以后,其后代将基本上回复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
3)自交后代将分离出几种纯合基因型,而回交后代将聚合成一种纯合基因型。 8. 与有性杂交育种相比,杂种优势育种亲本选配有何特点?
9. 营养系品种和有性繁殖的品种相比,遗传变异上有哪些特点?p175 1)遗传杂合体程度大,实生后代常发生复杂的大幅度变异
2)有性后代经济性状平均水平显著下降 3)歧化选择性状在实生后代中表现趋中变异 4)质量性状的异常分离 5)蕴藏较多的体细胞突变 6) 常携有较高频率的隐性致死基因 7) 常拥有较多的倍性系列
10. 什么是强亲效应?试举例说明。P188
11. 缩短童期,提早开花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 选择营养期较短的类型作为亲本 2) 选择利用有利于缩短童期的生态环境 3) 人为控制环境下提早开花 4) 嫁接 5) 环割和环剥
6) 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7) 其他农业技术措施,如适当放宽株行距、减小移栽次数等 12. 远缘杂交的特点有哪些?P211
1)亲本选择、选配难度大 2)远缘杂交存在障碍:难交配性、难育性、难稔性
3)远缘杂交异常分离:杂种后代不规则分离
4)远缘杂交的优势:在生活力,抗性、品质上有明显的优势 13. 远缘杂交有哪几大障碍?各应采用什么办法来克服?P212
1)杂交的难交配性:注意亲本的选择选配;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染色体加倍法;生理接近法等 2)杂交的难稔性: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蒙导法;改善营养条件等 3)远缘杂种的难育性:幼胚的离体培养;嫁接;改善发芽与生长条件等。 14. 诱变育种有何意义和特点?P234
1)丰富作物原有“基因库”创造新的基因型 2)提高突变频率 3)适与进行“品种修缮” 4)缩短育种年限 5)可克服某些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困难
15. 简述化学诱变中的影响诱变效应的因素及化学诱变处理程序。P244 影响因素:浓度和处理时间;温度;溶液PH及缓冲液的使用
处理程序:药剂配制;试材预处理;药剂处理;药剂处理后漂洗。 16. 辐射育种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主要类型有哪些?P240
基因突变:氢键的断裂、糖与磷酸基之间断裂以及各种交联现象 染色体变异:有断裂、缺失、易位、重复等 17. 多倍体的加倍方法有哪些?
同源四倍体产生途径:受精以后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性形成4X;不正常减数分裂形成2X——3X;
减数分裂后的孢子有丝分裂时发生染色体加倍,产生配子2X ,受精形成4X。
异源多倍体产生途径:二倍体种、属间杂种的体细胞染色体加倍;杂种不正常减数分裂;两个不同种、属的
同源四倍体杂交也可以产生异源四倍体。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
物理方法---温度骤变、机械创伤,辐射,自然摩伤,在引起加倍的同时,易引起基因突变,效果不好。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剂,如秋水仙素、富民隆等,秋水仙素效果最好。 18. 多倍体的特点有哪些?
巨大性、育性低、适应性强、有机合成速率增加 19.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哪些? 浸渍法—种子浸渍、插条、接穗浸渍; 涂抹法—涂抹在幼苗或枝条的顶端;
滴液法—对较大的植株的顶芽、腋芽处理;
套罩法--保留新梢的顶芽,除去顶芽下面的几片叶,套上一个防水的盛有1%秋水仙素的0.65%的琼脂的胶囊 20. 获得单倍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远缘花粉刺激:孤雌生殖,使卵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分化成单倍体植株。 (2)延迟授粉 (3)辐射化学药剂处理 (4)从双生苗中选择 (5)半配合,嵌合型单倍体 (6)花药、花粉及未受精的子房胚珠离体组 21. 简述芽变的特点:
芽变的嵌合性; 芽变的多样性; 芽变的同源平行性; 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22.区别芽变与饰变的分析依据有哪些?)P122
1)变异的性质如属于典型的质量性状,一般可断定是芽变;
2)变异体发生如是不同立地、不同技术的多株变异,可排除环境和技术的影响,有嵌合体的肯定是芽变; 3)变异的方向凡是与环境的变化不一致,很可能是芽变;
4)变异性状虽经不同年份的环境变化而表现稳定,可判断是芽变; 5)性状的变异程度超出基因型的反映规范之外,可能是芽变。
三.填空题(在《园艺植物育种学》试题库 取出,仅供参考)
1、有性杂交的类别可以分为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
2、选择育种中两种基本选择方法为混合选择法和单株选择法。 3、选择育种的实质是差别繁殖。
4、种质资源的可以分为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植物资源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5、有性杂交的方式两亲杂交、添加杂交、合成杂交和回交。
6、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两个辅助手段是回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
7、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处理方法有系谱法、混合法和单子传代法。 8、配合力可以分为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9、轮回选择法包括单轮回选择法、配合力轮回选择法和交互轮回选择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