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好魏大也是姓魏,这就隐含了对友人杀敌建功、保卫边疆的期望。(3)颔联不直接点出是用 典,而是通过送别时的交谈表达出来,既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之感,又表达了为国立功 的宏愿。

58.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夜晚一拂晓室内一室外2.“吐”“对”两字最传神。诗人运用拟人手法,着一“吐” 字,使人想到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视青烟出神的神情;用一“对”字,似乎除了举杯

劝酒之外,已没有什么话可以相慰的了,看似冷冷相对,实则于沉寂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3.这一联好像专写夜空,实则关合夜宴。由于主宾双方不愿分离,遂使宴会从夜晚延续到拂

晓,时间在悄悄逝去,人却没有散去。通过饮宴之长,暗示别情之深,这种以景衬情的含蓄手

法,比正面抒写离情更加耐人寻味。 ? 59.渡荆门送别

1.平野开阔,江水奔流喜悦开朗2.D 3.故乡水万里送别,情深意长;怀念故乡的 浓厚感情4.“随”字化静为动,传神生辉,给人以青山挺立,纷至沓来,舟行江上,应接不暇之

感,亦可看出诗人风神爽朗,心驰神往之态。“入”字平中见奇,力透纸背,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

泻,壮浪形骸的气势,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或答:“随”“入”将山水拟人化,

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描述生动具有,使人切实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60.送友人

1.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

态,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送别图景。 2。比喻手法。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比喻

(象征亦可)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

依依惜别之情。[或答: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

情。]3.诗人寄情于物,借和主人心意相通的那匹马萧萧长鸣,并以此结尾,更能表达诗人对

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内心的痛苦。 4.意象鲜明,表意贴切。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

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如“孤蓬”这一意

象,“蓬草”已传递友人前路漫漫而迷惘之“意”,着一“孤”字,更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 怜惜之情。

61.赋得暮雨送李曹

1.天气;时间2.雨依依不舍(或:惜别离愁)3.B[最后一联诗句不是含蓄的,而是 喷涌而出、直抒胸臆的]4.例示:这两句诗描绘了眼前实景: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 因沾雨而无法快飞;同时又借此景,表达了深沉含蓄的离愁别绪。沉重的船帆暗喻着送行者心

情的沉重,羽湿而行迟的飞鸟,是远去行人犹豫的写照。 62.送魏万之京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时的悲秋难 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这两个意象中,“催”“渡”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

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渲染烘托了诗人送别时的悲秋和离愁的心境。 3.尾联直抒胸臆,

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4.诗人是 把叙事、写景和抒情交织在一起来写的。如第一联,先说朋友要走,再点明昨晚的景象,将深秋

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或:如第二联两句用了倒装的

手法,突出“鸿雁”、“云山”这一感官接触到的物象,然后点出是“愁里听”和“客中过”由事见景、

由景生情,唤起人们的共鸣。

63.鹧鸪天·送人

1.王维《渭城曲》(或《送元二使安西》)2.(1)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 (欢乐)的事;(2)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3.两句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 法: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 郁闷之情。 64.除夜作

1.岑参边塞七言绝句2.客居他乡 孤寂怅惘的思乡情怀。 3.不写自己思念家 人,却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更能表达自己“倍思亲”的情怀。

65.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1.乐天香山居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1)当时诗人喝得很醉, 醉到折花枝作酒筹了,用“忽忆”符合情景;(2)喝这么多,“忽忆”还准确地计算出元九到梁州 的日程,说明诗人心里一直在惦记着,这更能表达他对元九的牵挂1 3。现在的句子好。理

由有三点:(1)“醉”为下文“醉折”铺垫,使起句与次句联系紧密;(2)起、承两句重复颠倒使用

“花”和“醉”二字,相映成趣;(3)首句为三四句写“忽忆”伏笔,可见转句波澜之美。 66.乡 思

1.望恨2.远见近 回3.属于第一种。诗人极写空间距离之远,遥望家乡

的视线被碧山、暮云层层阻隔,给人以故乡遥不可及之感,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67.望月怀远

1.望月 怀远2.雄浑阔大手法: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 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

想和想象的空间。 3.D[应为“诗便在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4.若用“升”字, 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

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 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68.苏幕遮

1.王实甫西厢记2.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作用:,芳草延伸到 望不到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深浓; 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做了自然的过渡。 3.意思是说,除

非好梦才能使诗人人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 表情达意的特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羁旅愁思。 69.凤栖梧

1.D[??消得”是“值得”的意思]2.“拟把”一句是说准备借酒力摆脱春愁,结果是饮而无 味,可见春愁之深重;用的是侧面烘托的手法。 3.这是一首怀人词,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缠

绵而又执着的相思之情。 70.一剪梅·舟过吴江

1.一个“摇”字颇具船正逐浪起伏的动态感,带出了乘舟的主人公动荡漂泊之感。 2.一是倦游思归的愁,一是春光易逝的愁。 3.“流光容易把人抛”,运用拟人感叹时光流逝

之快。“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

变化,具体显示出春光逝去的动态,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4.上片写景是实

写,下片想象归家后情景是虚写。“秋娘渡与泰娘桥”是两个地名,实中有虚,虚写词人由地名

联想到家中盼归的娇娘,巧妙地点出对风雨阻归产生恼意的缘由。而“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

意境又恰和“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勾勒出的柔和温馨的氛围,一实一虚,形成鲜明反差,大大增

强了思归之情的表现力。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391o64hdx7yogl1iu1a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