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16岁,未升学,从未就业。包括初高中及以上,及其他初次失业的年轻人。还有农村从事非农产业人员,待业人员。毕业生比例最大。
2.新成长劳动力特征:(1)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不同学历、专业和性别影响就业;(4)缺少就业能力和工作经验;(5)就业预期的非理性化。
3.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基本思路:(1)通过职业指导,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2)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就业的方法和手段;(3)通过职业指导,重塑学校公众形象;(4)通过职业指导,促进学校办学理念的和实践的探索。
4.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具体措施:(1)要开展预防性职业指导;(2)要实施公共性的职业指导;一是全员参与,二是校内职业指导工作平台。(3)要实施两个联结的职业指导;(4)要实施系统、持久、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要分类。(5)要采取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寓指导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6)要利用现代训练技术和手段,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寓指导与真实有效的训练之中。拓展训练、文件分析、自我调查等方法101页。
5.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内容:(1)就业观念指导;(2)就业政策法规指导;(3)就业心理指导;(4)就业信息指导;预测就业动态和供需矛盾;(5)就业技巧指导;(6)社会适应指导。 5.4 职业指导教学训练
2003年劳动部《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大纲》 6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
1. 有1.5亿人。主要类型:积累型、结构型、效益型、替代型、技能型、观念型。年纪轻,15-44占80%。
2. 转移方式:1土地承包2高效农业3发展设施和产业4经济结构5旅游业6乡镇企业7服务业8劳务输出9承包等私营经济10小城镇建设。
3.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指导服务:政策咨询109页、就地转移政策、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指导、跨地区流动就业指导(收集供需信息、可行性论证、组织招收、输送:指定输送人员;编制录取人员名单;选择运输工具;指定运输路线;检查劳务人员携带的证件和物品是否齐全;制定安全措施;做好交接工作)、指导签订劳动合同、做好跟踪服务。 7特殊群体的就业基本特征和职业指导服务
1.特殊群体主要指那些由于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而导致相对就业更加困难的人员。一般指残疾人、大龄下岗职工、城市郊区占地农转非群体以及劳改劳教释放人员等,复转军人。
2.针对残疾人就业特征,职业指导人员的服务内容:一是鉴别残疾人可以从事的劳动和岗位;二是寻找残疾人在求职和保证工作稳定过程中的解决办法;三是同用人单位联系,说服他们雇佣残疾人;四是为用人单位提供法律咨询,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就资金支持事宜提供咨询和建议;五是同其他有关机构和组织保持联
系。
3.对下岗特困人员:建立一对一服务制度,一帮一创业活动。 4.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职业指导的服务主体 第五章 职业和职业发展 1 职业及概念
1. 职业是指在业人员所从事的有偿工作的种类。有稳定、合法的收入,是职业这种特定的劳动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主要特点。
2. 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的性质、工艺技术的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 3. 岗位是企业根据生产的实际需要而设置的工作位置。 4. 职业的要素:职业名称、职业主体、职业客体、职业报酬、职业技术(自然、社会、思维技术)。职业要素体现了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整体与个体的连接点。
5. 职业的意义:(1)职业是谋生的手段;(2)职业使人获得了社会地位;(3)职业为个人发展自我个性,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空间。
6. 职业的特性:社会性、经济性、技术性、稳定性、群体性、规范性。
2 职业分类的概念及知识
1.职业分类是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
划分与归类。它是一个国家形成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政策研究的基础,任何一个国家的职业分类都影响并制约着其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活动的成效。
2.职业分类的基本依据是工作性质同一性。一方面是相异划分,一方面是相同归类。
3.职业分类一般划分为大类(依据工作性质的同一性,并考虑相应的能力水平进行。我国社会职业:管理型、技术型、事务型、技能型)、中类(是在大类范围内,根据工作的任务与分工同一性进行的。知识、工具、技术、设备、产品、服务同一性)、小类(是在中类范围内,按照工作的环境、功能及其相互联系的同一性进行的。环境、条件、技术性质同一性)、细类(是在小类的基础上,按照工作分析法,根据工艺技术、对象、操作流程和方法的同一性进行的)。
4.职业分类的基本方法是工作分析法。职业分类的作用:1劳动力社会化管理的必要环节;2为教育与培训就业提供基础服务;3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服务。 5.我国的十个阶层。126页。 2.3我国现行职业分类
《职业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职业划分:8大类,66中,413小,1838职业(细类) 1995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2.3.2产业和行业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最基本类型。行业是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按同质性原则划分。2002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
新兴:130到134页 我国行业的门类 3 当代职业变迁及发展趋势
1.影响职业变化发展的因素:社会及管理的变革、技术的变革、经济发展、产业及行业演变。 2.职业变化136页至139页
3.我国职业发展态势:由单一基础向跨专业、复合型转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由传统工艺型向信息化、智能型转化;由继承型向知识创新型转化;服务性职业向知识技能化发展。 4 描述特定职业的原则:完整性、特征性(职业特征:体现某一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应用性、辩证性。 5 描述特定职业的方法:职业名称、职业定义(工具、工作活动)、受教育程度、职业资格等级、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
6 职业分类的作用:(1)对于劳动力管理部门来讲,它是劳动力社会化管理的必要环节;(2)现代职业分类的教育与培训就业提供基础服务;(3)现代职业分类为国民经济信息统计和人口普查服务。 7 美国未来职业发展特点 第6章 工作分析与职业胜任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人文社科高级职业指导师新理念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