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滸你一世諾誩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加性与齐次性。

2. 各电阻器所消耗的功率能否用叠加原理计算得出? 试用上述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并作结论。

3. 通过实验步骤6及分析表格6-2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4. 心得体会及其他。

11

实验五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

2. 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原理说明

1. 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实用中,常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即其输出电压不随负载电流而变。其外特性曲线,即其伏安特性曲线U=f(I)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一个实用中的恒流源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

2. 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 其端电压(或输出电流)不可能不随负载而变,因它具有一定的内阻值。故在实验中,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或大电阻)与稳压源(或恒流源)相串联(或并联)来摸拟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

3. 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Us与一个电阻Ro相串联的组合来表示;若视为电流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与一电导go相并联的组合来表示。如果这两种电源能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Is=Us/Ro,go=1/Ro 或 Us=IsRo,Ro= 1/ go 。 如图7-1所示。

+I++IIs=US/R0-g0=1/R0 +ISg0URLUsURL-R0US=Is.R0R0=1/g0-图 7-1

三、实验设备 序号 1 2 名 称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可调直流恒流源 型号与规格 0~30V 0~200mA 12

数量 1 1 备 注 3 4 5 6 7

直流数字电压表 直流数字毫安表 万用表 电阻器 可调电阻箱 0~200V 0~200mA 51Ω,200Ω 300Ω,1KΩ 0~99999.9Ω 1 1 1 1 自备 DGJ-05 DGJ-05 四、实验内容

1. 测定直流稳压电源与实际电压源的外特性 (1)

-6V++按图7-2接线。Us为+6V直流稳压电源。调节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记录两表的读数。

mA-++mA-USR1200Ω+R1US+200ΩV--6VV-R2 470ΩR051ΩR2

图 7-2 图 7-3 U(V) I(mA) 470Ω (2) 按图7-3接线,虚线框可模拟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调节R2,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记录两表的读数。 U(V) I(mA) 2. 测定电流源的外特性

按图7-4接线,Is为直流恒流源,调节其输出为10mA,令Ro分别为1KΩ和∞(即接入和断开),调节电位器RL(从0至470Ω),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 数。自拟数据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3. 测定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13

先按图7-5(a)线路接线,记 录线路中两表的读数。然后利用图 7-5(a)中右侧的元件和仪表,按图 7-5(b)接线。调节恒流源的输出电流 IS,使两表的读数与7- 5(a)时的数值 相等,记录Is之值,验证等效变换 条件的正确性。

-10mA++mA-ISR01K+RL 470ΩV-或∞ 图7-4 +

mA-+ US

+IS+ 6V- V200Ω RS51Ω-- (a) 图 7-5

+mA-+RS120Ω510ΩV-(b)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在测电压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空载时的电压值, 测电流源外特性时,不要忘记测短路时的电流值,注意恒流源负载电压不要超过20伏,负载不要开路。 2. 换接线路时,必须关闭电源开关。 3. 直流仪表的接入应注意极性与量程。 六、预习思考题

1. 通常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直流恒流源的输出端不允许开路,为什么?

2.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 稳压源和恒流源的输出在任何负载下是否保持恒值?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电源的四条外特性曲线,并总结、 归纳各类电源的特性。 2. 从实验结果,验证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3. 心得体会及其他。

14

实验六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原理说明

1. 任何一个线性含源网络,如果仅研究其中一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则可将电路的其余部分看作是一个有源二端网络(或称为含源一端口网络)。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0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理想电压源视为短接,理想电流源视为开路)时的等效电阻。

诺顿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流源与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代替,此电流源的电流I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短路电流ISC,其等效内阻R0定义同戴维南定理。

Uoc(Us)和R0或者ISC(IS)和R0称为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参数。 2. 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R0

在有源二端网络输出端开路时,用电压表直接测其输出端的开路电压Uoc,然后再将其输出端短路,用电流表测其短路电流Isc,则等效内阻为 Uoc UUoc R0= ──

Isc

如果二端网络的内阻很小,若将其输出端口短路 则易损坏其内部元件,因此不宜用此法。 (2) 伏安法测R0

OΔUφABΔIIIsc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出有源二端网 图8-1 络的外特性曲线,如图8-1所示。 根据 外特性曲线求出斜率tgφ,则内阻 △U Uoc

R0=tgφ= ──=── 。 △I Isc

也可以先测量开路电压Uoc,

被测有R0源网US络RLUoc/2V再测量电流为额定值IN时的输出

图8-2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367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