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中考力、力与运动复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18 本文由仅是祈愿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章 力

【知识点】一、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 3、力的分类:

①非接触性力即: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的力。 如:重力、磁力、静电力。

②接触性力即: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产生的力,两物体一旦分离力马上消失。

如:除重力、磁力、静电力三力以外的力都为接触性力,包括:压力,支持力,摩擦力,弹力,拉力等。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对相互作用力,其中一个力叫做另一个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作用力的施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习题】

1.以下描述的各力中,两物体必须接触才能发生相互作用的是

()

A.地球对人的引力B.磁极间的作用力

C.支架对磁铁的支持力D.两带电气球间的斥力

2.用手拍桌面,手会感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3.小亮参加立定跳远考试,起跳时他用力向后蹬地,就能向前运动,一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二是利用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4.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踢球时脚也会感到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5.小鸟站在树枝上,将树枝压弯了,这说明。

6.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 D、用力把铅球推出

7.排球比赛中,一方扣球时,另一方需拦网.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拦网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排球运动的方向 B、改变排球运动的快慢 C、改变排球运动的动能 D、改变排球的重力势能

【知识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表示法:1.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2.力的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9、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关于下图所示的两个力的图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F2,因为两个线段一样长 B.F1>F2,因为表示F1的标度较长

C.F1<F2,因为F1只有二个标度长,而F2具有三个标度长 D.无法比较,因为两图都没有标明一个标度长度表示多大力

二、三种常见的力 <1>、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习题】

1.分别读出下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

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表一: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1

2 12.

甲弹簧的长度/cm

表二: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乙弹簧的长度/cm

O

1

2

3

4

S

6

6.O 9.O

0

15.O 18.O 21.O 24.O 3

4

5

6

6.0 7.5 9.O 1O.5 12.0 13.5 15.O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材料 S/m2 n r/m A/(N?m-1) -6-23.我们知道,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就越铜 3×10 100 1×10 90

大.但是,用同样大小的力去拉两只不同的弹簧,伸长的长度

-6-2

钢 3×10 100 1×10 180 不同,这说明弹簧有“软”、“硬”之分,容易被拉伸的弹簧比

较软,反之比较硬.弹簧的软硬用它的刚性系数来表示.刚性

铜 6×10-6 100 1×10-2 360

系数越大,弹簧越硬.

钢 3×10-6 200 1×10-2 90 为了研究弹簧的刚性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有关实验探究,

取得数据如下(其中:S为制造弹簧的金属丝的横截面积,n为-6-2

铜 6×10 100 2×10 45

弹簧的匝数,r为弹簧的半径,A为弹簧的刚性系数):

(1)A=k,其中k与制造弹簧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k值一般不同.上述实验中钢的k值k钢=(填上数值和单位).将数据变成公式,运用的是 法. (2)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做成半径相同但匝数不同的弹簧,则弹簧的刚性系数和匝数的关系可以用图象中的图线 表示.

(3)如果用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钢丝做成匝数和半径相同的弹簧,都用1ON的力拉伸时,用 做成的弹簧变得更长.

-62

(4)用横截面积为9×l0m的铜丝制成一个60匝、刚性系数为100N/m的弹簧,则该弹簧的半径为 m.

4.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加油站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2 3

拉力(钩码总重)F/N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4.5 0

0.5 5.1 0.6

1.0 5.7 1.2

1.5 6.3

2.0 6.9 2.4

2.5 7.5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5.对下列物体的重力,估计错误的是( ) A.一本物理书受到的重力大约是30N B.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C.一个苹果的重力大约是1.5N

D.一个中学生受到的重力大约是500N 1.下列物体的重力接近20N的是( )

A.一个学生B.一支钢笔C.一只公鸡D.一辆汽车 2.重力为O.6牛顿的物体可能是( )

A.一枚砂子B.一只鸭蛋C.一只大公鸡D.一头羊 3.重30N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装满书本的书包B.一个小学生C.一辆小轿车D.一支新铅笔

4.把手掌摊开,将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放在手上,手掌平托着课本所用的力大约为( ) A.300NB.30NC.3ND.0.3N

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袋方便面B.一张学生桌C.一枚大头针D.一辆小汽车

5.体育课中,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 A.

B.

C.

D.

1. 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B.C.D.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2014中考力、力与运动复习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4中考力、力与运动复习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404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