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普通地质学总结 (5)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0 本文由雅有古意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火星上有强烈的风砂吹蚀作用,还曾经发生过水及其它流体的侵蚀,形成沟谷地形。P252-253 9、金星的体积和密度与地球的很相似,它具有由CO2构成的浓密的大气圈。其表面温度高达500。C。P249

10、其他类地行星的气候都不适宜于人类的生存。

11、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具有厚度很大的气体外层。最外面的行星是冥王星,其表面可能为冰壳。

12、木星卫星的冰壳随着卫星距木星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重要术语

1、类地行星、类木行星、小行星、陨星

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g/cm3),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具有固体外壳。

离太阳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称为类木行星,除冥王星外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2g/cm),体积大,自转快,卫星较多。冥王星的体积与密度近于地球,运转周期近于木星。

小行星: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行星

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2、撞击坑形成作用

撞击作用是指陨星坠落对行星的冲击并使其表面发生变形甚至变质作用,变形的典型产物是圆形的陨石坑。

3、月陆、月海

月陆是月面上的山区。月海是月面上平滑的低地。月陆上布满陨石坑,月海中充填着玄武熔岩。

4、岩浆海洋

随着月球的进一步增大,陨星的撞击机遇增多,结果撞击热在月球表面聚积,导致月球表层厚约150-200km的岩石发生熔融,形成岩浆海洋。 5、陨石坑

第十九章 地球的演化

本章小结

1、地球形成至今约有4600Ma。P257

2、天文时期(距今约3500Ma)地球的层圈构造初成。显著的重力分异,大量陨星的撞击,高热流的迅速衰减以及广泛的火山作用是这一时期最为特征的地质现象。P257

3、大规模重力分异作用的发生是与地球早期具有极高的内热有关,其结果导致了原始地核、地幔及地壳的诞生。P257

4、大量陨星的撞击导致原始地壳的破裂及壳下熔体广泛溢出,广泛发生火山作用。P257 5、放射热的大幅度减少为地幔物质发生局部熔融创造了条件,从而引起基性和中酸性岩浆的形成。P258

6、广泛的火山作用喷出了大量H2O和CO2等气体。它们是形成大气圈与水圈的物质基础。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水蒸气分解形成氢和游离氧,逐渐形成高空的臭氧层。在臭氧层的保护下地面才得以出现生命。P258

7、距今月3500Ma前出现了最早的生命为单细胞的菌、藻生物。距今约700Ma前生命初显繁荣,出现了以艾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组合。P258

8、藻类生物的繁盛是隐生宙时期的重要特点。藻类生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氧,促使原始大气成分氧化,向现代大气成分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溶于还海水中的CO2增加,改变了原始

3

海水的成分,促进了碳酸盐岩石及硅质岩的形成。P258

9、最早的陆地是由地幔的部分熔融物质喷出而形成的岛屿。它们是古大陆的核心,称为陆核。陆核的风化与剥蚀才引起陆源碎屑岩的形成。P259

10、早古生代以生长在海水中的无脊椎动物与低等植物的繁盛为特色。藻类、三叶虫、头足类、笔石、腕足类、低等珊瑚等十分丰富。P260

11、晚古生代以陆生植物的繁盛和脊椎动物登上大陆为特色。在大陆出现了高大的乔木、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在海洋中出现了蜓(上竹下蜓)类,同时三叶虫及笔石在晚古生代末期绝灭,头足类、腕足类、珊瑚等发展成为新的种属。P262-263

12、中生代脊椎动物中的爬行类及其繁盛。各种龙类横行天下。在侏罗纪和白垩纪出现了鸟类,中生代早期裸子植物繁盛,中生代晚期被子植物开始取代裸子植物的地位。P263 13、新生代是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的天下。P264

14、构造运动是推动地球演化的主要动力。随着地球的演化,构造运动有愈来愈频繁的趋势。P266

15、古地理的变化主要与构造运动相关。研究古地理的基本途径是对特征性的矿物、岩石、生物、沉积构造和结构、以及对沉积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P266

重要术语 1、重力分异、原始地幔、原始气圈、原始水圈 2、埃迪卡拉动物群

距今约700Ma前生物初显繁荣,出现了以埃迪卡拉动物群为代表的生物组合。 3、陆核、地盾

3、三叶虫、笔石、头足纲、腕足类、筳、恐龙、始祖鸟

三叶虫是一种现已绝灭底栖的或游泳的节肢动物。寒武纪是三叶虫的极盛时期。 笔石是奥陶纪、志留纪颇为常见的化石。 始祖鸟是从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过渡动物。 4、沉积相、古地理、指相生物

沉积相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它能够综合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石特征和古生物特征。有什么样的沉积环境,就会存在着什么样的沉积相。

地质历史中的海陆变迁及气候变化可以广义地归之为古地理变化。地质学研究古地理的基本途径是,分析和研究各时代的沉积岩层性质和古生物特征。 指相生物就是能够指示沉积环境的生物。

第二十章 人类社会与地质环境

本章小结

1、地质环境是指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科学技术研究可及的岩石圈之总称。环境地质是研究人类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应用性地地质学科。P270 2、环境地质学主要研究两方面的内容:(1)主要由自然地质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质环境(或第一地质环境)问题;(2)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此生地质环境(或第二地质环境)问题;它涉及城市地质学、灾害地质学、资源地质学、废物处置地质学、医学地质学、旅游地质雪、军事地质学和地质环境法规等方面内容。P270

3、环境地质学不同与传统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其主要点在于,环境地质学是运用地质学和社会经济学的观点,阐述环境地质现象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而采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对其做定量评价和预测,提高人类的环境质量。因此,环境地质学研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性、经济性和应用性。P270

4、地质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兴衰,主要表现在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建筑

材料保障、矿产资源和可能出现的灾害地质现象等对城市诞生、发展或消亡产生的重大影响。 5、地质环境影响人体健康的实质是,由于原生地质环境和次生地质环境中某些微量元素丰度的变异,导致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某种微量元素的不足或过剩,造成某种地方病,以及由特殊地质环境造成对人精神上的欢娱或心理上的压抑。

6、废物处置涉及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等地质学科。废物处置是地质科技人员施展才华的重要领域之一。

7、人类的经济活动已构成一种巨大的地质营力,诱发地面沉降、咸水入侵、地下水污染、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恶化周围环境。

重要术语

1、环境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地质环境、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人为地质作用、原生地质环境、次生地质环境、自然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城市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医学地质学、废物管理、放射性废物处置、土地沙漠化、咸水入侵、地方病、海平面上升 环境地质学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科。 地面沉降是指局部地表的缓慢降低。

地下水水质因人为因素而恶化称为地下水污染。

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脆弱生态条件下,人们由于过度的经济活动,如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及过度樵柴,破坏了生态平衡,极易导致和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或咸水侵入地下浅水层,使地下淡水咸化,称为咸水入侵。

地方病又称水土病,其分布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系与一定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岩石、火山、水质等)有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医药卫生普通地质学总结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普通地质学总结 (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887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