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暨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 图文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霜标水月孤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5、高适的《燕歌行》以其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复杂而深得人们称赏,体现在:①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②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③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 6、《燕歌行》名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十一、杜甫

1、杜甫,也称杜子美,杜少陵,杜工部,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誉为“诗圣”。

2、风格: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诗中有悲天悯人,家国通一的高远境界,情感忧愤郁勃,语言苍劲凝练,声调抑扬有致,节奏跌宕起伏。 3、艺术特色: 1)叙事诗:

A、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和艺术的概括。 B、寓主题于客观。

C、对活的语言与极具个性语言的运用。 D、注重细节描写。 2)抒情诗

A、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作深入解剖。 B、寄情于景,融景入情,情景交融。

C、往往大议论,表达自己的政见与对时事的批评。 4、名句:“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5、杜甫是唐诗艺术的集大成者,善于驾驭各类诗体,特别是律诗。 6、《登高》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古人有农历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这首诗就是重阳节时诗人登高抒怀之作。此时杜甫寓居长江畔的夔州,患有严重的肺病,生活也很困顿。全诗通过对凄清的秋景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首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风物具有鲜明的夔州地区特征。这两句不仅是工对的联语,而且句中自对,如“ 天高”对“风急”,“沙白”对“渚清”。句法严谨,语言锤炼,素来被视为佳句。颔联前句写山,上承首句;后句写水,上承次句。写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胡应麟盛誉其为“旷代之作”清代杨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明人胡应麟更说此诗“当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 ” 。

十二、张籍的《野老歌》

1、原文: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能食,输入官仓化

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2、张籍是新乐府运动的健将之其乐府诗之精神与元、白相通;而具体手法略

有差异。

3、诗共八句,很短,但韵脚屡换。从格律看,本诗不属于近体诗。 4、诗意写山农终年辛劳而不得食。

5、 “化为土”,揭示出一种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一方面是老农终年做牛马,使土地长出粮食;一方面是官家不劳而获,且轻易把粮食“化为土”,这实际上构成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老农之事,叙犹未已,结尾两句却旁骛一笔,牵入一“西江贾客”。一边是老小登山攀摘野果,极度贫困;一边是“船中养犬长食肉”,极度奢靡,构成一种鲜明对比。通过对比,凸显出老农的贫困以及社会的不公。作者在本诗中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之情。从诗中看,老农生活困窘的原因是苛税猛于虎。

十三、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昨夜星辰昨夜风”、“相见时难别亦难”二首。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待得郎来月已低”和“何处哀筝随急管”二首。此外,有少数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

李商隐诗歌的基本风格是情深词婉,能于丽中时带沉郁,流美中不失厚重,对后世的诗坛和词坛影响很深。其诗继承面较广。其七律成就最高,继承了杜甫精严顿挫的特点,又融合了齐梁诗的艳和六朝民歌的清丽,以及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其词旨隐晦的作风受阮籍影响;一些长篇古风如《韩碑》接近韩愈的歌行;一些抒情写景小诗淡语天成,绰约多姿,不失盛唐绝句风味。

李诗风格是:深情绵邈。

名句: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的无题诗表现了:追求爱情的热切、求之不得的痛苦、梦想幻灭的绝望。

十四、白居易

1、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白居易、元稹。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诗风通俗易懂,为现实主义作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描写李、杨爱情故事的作品有:唐代陈鸿的传奇《长恨歌传》、元代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传奇。 3、《长恨歌》虽然以写实为主,但结尾一段却颇具浪漫色彩。 4、《长恨歌》的主题有三种观点:讽喻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

5、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十五、几大诗人的主要风格:

杜甫: 沉郁顿挫(潦倒新停浊酒杯,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白:豪放飘逸。 高适:雄厚古朴。 岑参:雄奇瑰丽。 曹操:慷慨悲凉(《蒿里行》名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此诗被称为“汉代实录”。)

白居易:平淡自然。 李商隐:深情绵邈。

十六、唐代诗人的誉称:

王勃——四杰之冠

李白——诗仙、谪仙人 杜甫——诗圣、诗史

王昌龄——诗家天子、七绝圣手 王维——诗佛 刘禹锡——诗豪

李贺——诗鬼、鬼才、诗之妖 白居易——诗魔、诗王

十七、诗常识补充

1、古人对诗词也有按照用途来进行分类的,常见的如赠答诗、应试诗、题画诗等。 2、近体诗的特点:

第一、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第二、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第三、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3、格律诗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

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十七、宋词

1、温庭筠因《花间集》把他列为首要词人而有“花间鼻祖”之称。 2、李煜因其词在当时成就最高而被称为“南面王”。 3、词又称为“曲子词”、“曲子”、“曲词”、“乐府”、“琴曲”、“琴趣”、“乐章”、

“诗余”、“长短句”。

4、五代后蜀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集。

5、柳永,是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他大量创作慢词,扩大了词的题材(一是

都市题材,二是羁旅行役题材)。为婉约词派代表,与周邦彦并称“周柳”。 柳永的贡献:

1)题材上创造性地把城市风光、失意文人的羁旅愁闷和市井生活熔铸到词

的创作中来。

2)把词从市井推向山水,表现失意文人的离愁别恨。

3)不再使用传统词作的比兴手法,而是创造性地使用赋体层层铺叙的手法

进行词的创作。

6、周邦彦: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王国维曾说:“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而词中老杜,则非先生不可。”这里的先生指的是周邦彦。 7、李清照:主张词以婉约为正宗。其词自成一体,成为“易安体”。 8、苏轼

精通诗歌、散文、赋、词、乐,豪放派的代表,最大成就是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

他的代表作《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静,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同时表现出作者的人生态度:豁达,潇洒,开朗,乐观 。

9、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别:

内容上:婉约词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伤春悲秋和光景流连之类的题材;豪放词题材宽广,不受限制。

形式上:婉约词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豪放词意境开阔、富于气势,并且不拘音律、表达自由。

10、词的特点:句式变化较多;句子数量不一;平仄韵可通押,可换韵;要标明词牌。

11、词必有词调,却未必有词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题。

12、宋代著名的豪放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

等人。

十八、宋诗

1、宋诗特点: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就是指诗歌

的散文化倾向,以才学为诗就是爱用典和喜欢化用前人的诗句,以议论为诗就是直接在诗中发议论。

2、王安石《明妃曲》一诗既讽刺了君王的昏庸无能,又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郁愤。 3、《明妃曲》中的议论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用典与散文化

的诗句是:“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4、黄庭坚《登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登快阁是由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写的七言律诗。

此诗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诗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句,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诗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诗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诗之\倚\,可谓虚实相兼;诗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诗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句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诗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诗句,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句。但黄山谷之句,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

结句诗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白鸥订好盟约了。从全诗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诗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官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暨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 图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暨南大学-大学语文复习要点 - 图文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09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