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B
18.①他博览并精通经书史传,凭借文学上的名声在乡里闻名,年青人都争着向他学习请教。(补主语,以、宗)
②百姓为我(太守\\长官)考虑得很周全了,难道我就不替百姓着想吗?(善、独) 19.(3分)长短(整散)结合,句势强烈地写出了徐鹿卿上任后举措之多、之成效,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为政作风。
20.(4分)①对民有政策,为民着想。如免除那些没有依据的科税,厘清登记户口、偿还官府向民间预先借支的各种赋税,为百姓平反冤案错案,让南安变得非常安定。(或鹿卿抚恤,无逋租者;革预借,决壅滞,达冤抑)
②徐鹿卿为民请命,罢官。如:据理力争减免督府向百姓强行收取秋熟谷物的赋税。并就拿出府中贮藏的粮食以半价来出售。(或日给钱米,所活数百人;或遂出本司积米三千余石减半贾以粜) 长宁区:
①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曰:?予始与苏秦善,今秦已当路,子何不往游,以求通子之原??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苏秦乃诫门下人不为通,又使不得去者数同。已而见之,坐之堂下,赐仆妾之食。因而数让之曰:?以子之材能,乃自令困辱至此。吾宁不能言而富贵子,子不足收也。?谢去之。张仪之来也,自以为故人,求益,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 ②苏秦已而告其舍人曰:?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乃言赵王,发金币车马,使人微随张仪,与同宿舍,稍稍近就之,奉以车马金钱,所欲用,为取给,而弗告。张仪遂得以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
③苏秦之舍人乃辞去。张仪曰:?赖子得显,方且报德,何故去也??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苏君。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张仪曰:?嗟乎,此在吾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吾又新用,安能谋赵乎?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且苏君在,仪宁渠能乎!? 1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子始与苏秦善 ( ) (2)因而数让之 ( ) .. (3)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 ( ) (4)使人微随张仪 ( )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 B.念莫可使用于秦者 .... C.与同宿舍 D.方且报德 ....18.把文中的画直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今君已用,请归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③段画波浪线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张仪当时□□□□和□□□□的心理状态。(2分) 20.苏秦先召辱张仪后“暗中”相助的原因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19分)
16.(4分)(1)交好 (2)责备 (3)如愿,实现 (4)暗暗地 17.(3分)D
18.(5分)苏君担心秦国进攻赵国使合纵的约定失败,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取得秦国大权,因此激怒您,让我暗中送给您钱财,这全是苏君的汁藻。(3分)现在您已被重用,清允许我回去告知苏君。(2分)(本题两句话各为一评分单位,分别是3分和2分。第一句得分点为:“败”,“从”,“莫”,“秦柄”,“阴”,“奉”,判断句;第二句得分点为:“请”,被动句。得分点错1处扣1分,把所属评分单位分数扣完为止)
19.(2.分)大惑不解(或疑惑不解等);如梦初醒(或恍然大悟等)
20.(5分)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导致合纵失败(1分,这一点不答扣1分),深知只有张仪能得“秦柄”,而自己才能不及张仪(1分),故先召辱激怒张仪,坚定其入秦的决心(1分);又深知张仪家贫不能如愿,暗中资助使他得偿所愿(1分),张仪因感恩苏秦而不攻打赵国(1分,这一点不答扣1分)。 【参考译文一】
张仪是魏国人。起初曾经和苏秦一起侍奉鬼谷先生,学习谋略,苏秦自己认为比不上张仪。苏秦劝说赵王之后而得到相互约定结成和从的盟约,然而担心秦攻打诸侯,破坏了盟约之后失败,想想没有可以让秦重用的人了,于是派人悄悄知会张仪说:“您当初和苏秦交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前往拜访,来谋求达到您的愿望呢?”张仪因此到赵国去,向上要求拜见苏秦。苏秦于是告诫门下人不为他通报,又使他不能离开,这样过了好几天。后来接见他,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仆人婢妾的食物。趁机几次责备他说:“凭借您的才能,竟然让自己困窘羞辱到这样地步。我实在不能说话而使你得到富贵,您不值得接纳。”拒绝他并离开了。张仪来,自己认为是苏秦的老朋友,求他提拔栽培,反而被他羞辱,很生气,想到诸侯没有可以侍奉的,惟独秦能使赵为难,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苏秦后来告诉他的舍人说:“张仪是天下贤士,我大概不如他。现在我幸而先被重用,但能掌握秦国权柄,只有张仪可以。然而贫穷,没有机会进入。我担心他喜欢小利而不成功,所以召见他羞辱他,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地里提供金钱给他。”于是对赵王说,拿出金钱车马,派人悄悄跟随张仪,和他同住一起,稍微接近他,给他车马金钱,他想要用的就给他,而不告诉他。张仪于是能够拜见秦惠王。惠王任命他为客卿,和他商量讨伐诸侯。
苏秦的舍人于是告辞离开。张仪说:“依靠您才能够显达,刚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
要离开呢?”舍人说:“我不是了解您,了解您的是苏先生。苏先生担心秦攻打赵破坏从约,认为除了您没有人能够掌握秦的权柄,所以触怒您,派我暗地里提供给您金钱,都是苏先生的计谋。现在您已经被重用,请允许我回去报告。”张仪说:“哎呀,这些计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比不上苏先生英明啊!我又刚刚被重用,怎么可能图谋赵国呢?替我向苏先生致意,苏先生在的时候,张仪怎么敢说话。况且苏先生在,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 徐汇区:
①汉光武讨王郎时,河北皆叛,独巨鹿、信都坚守,议者谓可因二郡兵自送,还长安。惟邳彤不可,以为若行此策,岂徒空失河北,必更惊动三辅。公既西,则邯郸之兵,不肯背城主而千里送公,其离散逃亡可必也。光武感其言而止。东坡曰:“此东汉兴亡之决,邳彤亦可谓汉之元臣也。”彤在云台诸将之中,不为人所标异,至此论出,识者始知其然。 .
②汉高祖没,吕后与审食其谋曰:“诸将故与帝为编户民,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以故不发丧。郦商见食其曰:“诚如此,天下危矣。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比闻帝崩,诸将皆诛,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亡.可翘足待也。”食其入言之,乃发丧。然则是时汉室之危,几于不保,郦商笑谈间,廓廓无事,其功岂不大哉?然无有表而出之者!迨吕后之亡,吕禄据北军,商子寄绐之出.游,使周勃得入。则郦氏父子之于汉,谓之社稷臣可也。寄与刘揭同说吕禄解将印,及文帝论功,揭封侯赐金,而寄不录,平、勃亦不为之一言,此又不可晓者。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容斋随笔·邳彤郦商》)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识者始知其然 ____________ (2)非尽族是 ____________ ..(3)比闻帝崩 ____________ (4)商子寄绐之出游 ____________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1)公既西,则邯郸之兵 (2)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B.(1)以故不发丧 (2)必连兵还向以攻关中 ..C.(1)迨吕后之亡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D.(1)不为人所标异 (2)平、勃亦不为之一言 ..19.把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1)然无有表而出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后寄嗣父为侯,又以罪免,惜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邳彤阻止光武帝西撤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表达)(2分) 21.根据文意,概括邳彤、郦商的共同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五)17分
1. (1)才 (2)诛杀,灭族 (3)等到 (4)欺骗(4分) 2. C(2分)
3. (1)可是没有人表彰他让他得以显露。(表、出,2分)
(2)后来,郦寄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成为侯,又因为获罪被削夺了爵位,这真可惜呀!(嗣、以、被动句,3分)
4. 不但白白失去黄河以北地区,还会惊动三辅(今陕西中部地区),邯郸的兵马也会逃散(2分)
5. (1)有远见卓识 (2)有拯救汉室之危的大功 (3)有功而无名(4分) 【参考译文】
汉光武帝征讨王郎时,河北地区都叛乱了,只有巨鹿、信都两地还在坚守,有人建议光武帝可由这两郡的兵马护送回长安。只有邳彤不赞同,认为如果按照这个计策行事,不是会白白失去河北地区,更必定惊动三辅吗。且西行之后,邯郸的兵马不肯背弃守城的主将而千里护送,必定会离散逃跑。光武帝被他说服而没有西行。苏东坡说:“这是决定东汉兴亡的关键,邳彤也可被称之为汉的重臣。”邳彤在云台众多将领之中,不被人们认为有与众不同之处,到苏东坡这一论断出现,人们才认识到他的出色。
汉高祖死后,吕后与审食其谋划说:“将领们以前与皇帝都出身于普通百姓,现在侍奉少主,如果不杀尽他们,天下将会不安定。”因为这个缘故而不发丧。郦商见食其说:“如果真的这样做,形势危急了。陈平、灌婴带领十万兵马镇守荥阳,樊哙、周勃带领二十万兵马镇守燕、代,等到听说皇帝驾崩,诸将都被诛杀,必将都率兵马回来攻打关中,汉室的灭亡就在眼前。”审食其入朝陈述了郦商说的意思,朝廷才为高祖发丧。
大汉的天下面临危险,几乎被覆灭,郦商笑谈之间,天下平安无事,他的功劳岂不是很大吗?可是没有人表彰他让他得以显露。等到吕后死,吕禄统领北军,郦商的儿子郦寄骗吕禄出游,使周勃得以入主北军。郦氏父子对于汉朝而言可说是决定社稷安稳的重臣。郦寄与刘揭同劝说吕禄交出兵权,到汉文帝论功行赏时,刘揭被封侯赐金,而郦寄却不被任用,陈平、周勃也不为他说话,他还是不为人所知。后来,郦寄承袭他父亲的爵位成为候,又因为获罪被削夺了爵位,这真可惜呀!
浦东新区:
①李华字遐叔,赵州赞皇人,少旷达,外若坦荡,内谨重。累中进士,天宝十一载,迁监察御史。宰相杨国忠支娅①所在横猾,华出使,劾按不挠,州县肃然,为权幸见疾。
②安禄山反,玄宗入蜀,百官解窜,华母在邺,欲间行辇母以_逃,为盗所得,伪署凤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华自伤践危乱,不能完节,又不能安亲,欲终养而母亡,遂屏居江南。
③上元中,以左补阙、司封员外郎召之。华喟然日:?乌有隳节危亲,欲荷天子宠乎??称疾不拜。李岘领选江南,表臵幕府,擢检校吏部员外郎。苦风痹,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于穷槁。晚事浮图法,不甚著书,惟天下士大夫家传、墓版及州县碑颂,时时赍金帛往请,乃强为应。大历初,卒。
④初,华作《舍元殿赋》成,以示萧颖士,颖士日:?《景福》之上,<灵光》之下。?华文辞绵丽,少宏杰气,颖士健爽自肆,时谓不及颖士,而华自疑过之。因著《吊古战场文》,极思研摧,已成,污为故书,杂臵梵书之庋。它日,与颖士读之,称工,华问:?今谁可及??颖士日:?君加精思,便能至矣。?华愕然而服。
⑤华爱奖士类,名随以重,若独孤及、韩云卿、韩会、李纾、柳识、崔佑甫、皇甫冉、谢良弼、朱巨川,后至执政显官。华触祸衔悔,及为元德秀权阜铭③、四皓赞④,称道深婉,读者怜其志。(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①支娅:此处指亲信。②庋:放东西的架子。③为唐代诗人元德秀和唐朝大臣权皋所作墓志铭。④为秦末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隐者所作赞语。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为权幸见疾( ) (2)又不能安亲( ) (3)乌有隳节危亲( ) (4)赍金帛往请(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乃强为应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B.而华自疑过之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C.污为故书 为击破沛公军 D.名随以重 覆之以掌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欲间行辇母以逃,为盗所得,伪署风阁舍人,贼平,贬杭州司户参军。
20.第④段骂李华以文示友,其态度经过了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21.联系全文,概括文章结尾“读者怜其志”中“怜”的依据。(3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2016年上海高三语文一模人物传记类古文汇总(含答案)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