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
小古文:《望梅止渴》
原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译文:有一次,曹操率领部队行军时一时没有找到水源,士兵们都干渴难忍。于是曹操传下命令说:“前面有一篇大梅林,梅子结满枝头,既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了这话,都流出口水,靠这种办法,使部队坚持走到前边有水源的地方。 拓展至:诗歌: 《画》
译文
远远望去,似乎有一些山峦色相;
走近溪边仔细倾听,却根本没有什么东西叫做水声;
春天已经过去了,百花盛开的景象却并未消逝,随时可以显现在脑海当中; 人来了,惊飞了鸟,却从未惊扰鸟性——只是它不自知而已;
赏析
是啊,画上的山看得见颜色,画上的水听不到声音;春天过去了,画上的花依然盛开;人走近了,画上的鸟却丝毫也不会被惊扰。
11
第16篇
小古文:《夸父逐日》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①逐走:赛跑。逐:竞争。走:跑。 ②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③欲得饮:很想能够喝水解渴。 ④河,渭:黄河,渭水。
⑤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⑥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⑦邓林:地名,现在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既“桃林”。 ⑧未至:没有赶到。 ⑨渴:他感到口渴。 ⑩弃:遗弃。
夸父逐日全文翻译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泽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泽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拓展:
诗歌:《思念》
最初,只是一条泥泞的路 外婆走在前面 我们跟在后面
眼前有耕不完的田地 然后,是一座城市 一条街道
一扇铁门 一床被褥 一些陌生
后来,时间将外婆一个人留在了原地 我们却还要不停往前走 看着距离被拉长 而我的思念还在延伸
12
第17篇
小古文:《共工触山》
原文: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注释
①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②触:碰、撞。
③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淮南子》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④昔者:从前
⑤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⑥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⑦焉:文中译为“这,这里”
⑧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⑨尘埃:尘土,沙子,这里指泥沙。 ⑩地维绝:系大地的绳索断了。 译文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小古文: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鲧(gǔn)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 dúo)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选自《经典史记》
13
第19篇
日 时
一日有夜,分为十二时。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长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长。夜半为子,日中为午。午前曰上午,午后曰下午。
【译文】
一天有白天和夜晚,可分为十二时,是指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半夜为子时,中午为午时。午饭前是上午,午饭后为下午。
【注释】
日时:日期与时辰,泛指日子,时间。 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指十二地支
第20篇
雨雪霜露
选文导读: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温暖季节的清晨,人们在路边的草,树叶及农作物上经常可以看到的露珠,露也不是从天空中降下来的。露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与霜一样,只不过它形成时的温度在0°C以上罢了。
在0°C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汽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温度\。在温暖季节里,夜间地面物体强烈辐射冷却的时候,与物体表面相接触的空气温度下降,在它降到\露点\以后就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因为这时温度在0°C以上,这些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水滴附着在地面物体上,这就是露。
露和霜一样,也大都出现于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同时,容易有露形成的物体,也往往是表面积相对地大的、表面粗糙的、导热性不良的物体。
14
有时,在上半夜形成了露,下半夜温度继续降低,使物体上的露珠冻结起来,这叫做冻露。有人把它归入霜的一类,但是它的形成过程是与霜不同的。 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当小冰晶增大到能够克服空气的阻力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这就是雪花。 【原文】
天热则下雨。天寒则下雪。热天夜有露。寒天夜有霜。雪为雨所变;霜为露所成。雨雪霜露,随天之寒热而异也。 【译文】
天气炎热就会下雨,天气寒冷就会下雪。天气炎热晚上会有露珠,天气寒冷夜里会有霜。雪是雨变成的;霜是露珠变成,雨雪霜露,是随着天气的寒冷与炎热而变化。
第21篇
猫 斗
简介:
本文选自民国老课本,通过寥寥数句生动地描写了黄白两猫打斗时激烈的场面,语言极富有画面感。
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 【注释】
耸毛竖尾,四目对射:这两只猫怒目相对、耸毛竖尾相斗,互不相让 走:跑 逐:追赶 【译文】
有黑白两只猫,在房屋上争斗,发出呼呼的鸣叫,这两只猫怒目相对、耸毛竖尾相斗,互不相让,时间长了,白猫退缩,有败迹,黄猫奋起追赶,白猫跑进房中,不敢再出。 【启示】
从这两只可爱的小猫身上我们还学到了贵在坚持的道理呢!让我们再一起把这有趣的故事读一读吧,会表演的同学可以加上动作。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一年级校本课程内容 - 图文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