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针灸学习题副答案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1 本文由转眼花落纷飞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84、郄穴 85、《黄帝内经》 86、《肘后备急方》 87、8寸 88、12寸 89、8寸 90、列缺,简便 91、向上斜刺 9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93、胃溃疡、哮喘、痿证 94、俞、募配穴 95、补法与泻法

96、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补法是: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97、运动区后移1.5厘米处的平行线

98、泻法的操作方法是: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补法的操作方法是: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99、太溪、行间 100、侠溪、行间

101、风池、侠溪、丝竹空透率谷 102、脾肾两经穴

103、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104、肾俞、志室、命门、太溪 105、太冲、丰隆、水沟、十宣

106、大肠俞、天枢、支沟、上巨虚外还应酌情加配:脾俞、胃俞 107、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内庭 108、任脉及背俞穴

109、行经前3~4天至经期后4天左右 110、中极、膀胱俞 111、尺泽 112、行间 113、合谷

11

114、直接灸和间接灸

115、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处,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分钟,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 116、用鲜生姜切成约1分厚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施术处,上面再放艾炷灸之。

117、 “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118、温肾壮阳。 119、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120、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疠和部分皮肤病者。

121、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122、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 123、耳舟

124、脑源性疾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 125、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疾病。 126、感觉性失语

127、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128、上肢感觉区

129、穴位名,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条直线。 130、指正中神经受压出现的以手指麻木为主的症候群

131、即肱骨外上髁炎,由于劳损等引起的肱骨外髁疼痛为主症,伸腕、前臂旋前受限的一组症候群,因多见于网球运动员。 132、《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秦汉时期。

133、拇指点 和 屈指点,点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大 。

134、增生物直接压迫血管、神经 ,增生物间接压迫血管 、神经。 135、拔伸旋转。

136、第七胸椎以下的椎骨错缝 137、医患二者的位置两个方面。 138、按摩

139、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140、交叉韧带损伤 141、指部腱鞘炎

12

142、膝关节完全伸直或过伸 143、仰卧屈髋法

144、鸠尾、中脘、气海、天枢 145、健脾安神 146、200-300 次

147、髋关节病变和骶髂关节病变

148、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作用部位的特异性 149、预防肌肉萎缩。 150、通经络和气血 151、补肾经代之 152、宋代

153、捏起皮肤多少及用力大小适当 154、向后突出中央型

155、椎体边缘的唇形变或骨刺形成

156、先按揉患侧天宗穴,当痛稍减后,再施扳法 157、中脘 158、腕管综合征 159、通法 160、腹痛。 161、《金匮要略》 162、退行性脊柱炎

163、促进气血的流动、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164、《肘后备急方》

165、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处。 166、按、点、捏、拿、搓、跷、踩法 167、降逆止呕、祛风寒

168、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169、这里泛指各种风病。

170、是十二经脉根结部位的腧穴。根穴分布在四肢远端,结分布在头胸腹。 171、强调医者针刺时要精神专一,全神贯注。

172、解,解除,消除。结,结聚。意指解除结聚而使经气流畅。

13

173、形容针刺穴位后,有酸麻重胀等感应沿经传导。

174、脏腑病变反映在脉象上所出现的缓急大小滑涩六种变化。 175、正行,依据法则治疗,问,疑问。即正法行之,而不必疑而问之。 176、大针。

二、风险题

177、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 178、井,荥,俞,经,合。

179、凡是针刺实施一定的手法之后,能促使人体内部各种机能的恢复和旺盛的方法叫补法;通过针刺实施一定的手法之后,能疏泄病邪,使其恢复正常生理状态的方法叫泻法。

180、指毫针上应七星,天有七星,九针之中,毫针排第七,上应于七星。由于毫针是九针中用途最广的针,可以用于任何穴位,故叫纵穴主持 181、章门,中脘,膻中,膈俞,阳陵泉,太渊,大杼,绝骨

182、 热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以清泻热邪。

183、A.腕部放松 B.沉肩垂肘悬腕C.大拇指端着力于一定部位 D.肘部为支点

184、冲阳,内庭,陷谷,解溪,丰隆。

185、1、组处方:地仓透颊车 风池 太阳 下关 合谷

2、组处方:颊车 四白 人中 翳风 足三里

地仓、颊车、下关均为局部取穴,舒筋活络,取风池以疏解风寒之邪,面部属手足阳明经之分野,故取合谷、足三里,以疏通阳明经经气,是远道取穴方法。 186、隔盐、隔蒜、隔姜灸以及隔药饼灸。 187、

答:1.疏通经络2.扶正祛邪3.调和阴阳。

188、正中刺一针,四周等距离散在的各刺一针,用浅的刺法治疗邪气面积稽留较广的浅的病症。

189、A.一指禅推项部两侧膀胱经B.拿风池C.拿五经D.推桥弓E.扫散头侧胆经 190、A 、一指弹推、揉鸠尾、中脘 B 、托法 C 、掌握腹部 D 、摩腹逆时针操作

14

191、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无表里配合C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D不直属脏腑

192、加强损伤组织的循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促进因损伤而引起的血肿、水肿的吸收、对软组织粘连者,可以帮助松解粘连 193、A 、点按穴位,通经止痛 B 、揉伤处周围

C 、拔伸、摇动腕关节 D 、急性损伤肿痛明显手法宜轻柔

194、解溪属胃经;后溪属小肠经;太溪属肾经;侠溪属胆经;阳溪大肠经。 195、金门,养老,梁丘。

196、痱同废,亦称风痱。与偏枯同属肢体瘫痪的一种疾病,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痱与偏枯是二疾,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

197、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委阳,委中。

198、A.着力部位紧贴体表,不可移动B.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猛然按压 C.常与揉法结合运用

199、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换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200、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201、1.立即起针2.平卧,保暖3.饮温开水或糖水4,重者可按揉人中、素髎等穴位。5仍不醒人事者采用急救措施。

202、不能直深刺,可以沿皮平刺。因其直刺可伤及脑组织。 203、不可以。因其易导致晕针。

204、A针具消毒B穴位消毒C医生手指消毒

针灸学(二)

一、问答题

1、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哪些内容? 2、十二经之海是指哪条经脉?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针灸学习题副答案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针灸学习题副答案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27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