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1998 年,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近年来,有关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明确研究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的。在 20世纪 90 年代明确进行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专门研究的学者有陆正飞、卓敏、杨雄胜、王化成和杨景岩、林万祥等。他们主要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或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内容等。从 1998~2002 年的 5 年间在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都有一些战略成本管理的专题论文发表。近期公开发表的有关战略成本管理的论文明显增多,已有战略成本管理的专著问世,在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教材中已有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从发表的论文看,引进介绍的论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战略成本管理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特点、体系、内容、方法和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尚没有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
现在,战略成本管理处于其发展的成长期。在成本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既重视战略管理,也重视战术管理,而不仅仅只是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战略管理要通过战术管理来实现,战术管理要以战略管理为前提条件。只有战略管理与战术管理并重,才能使企业成本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作业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对推动成本管理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更加重视外部环境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重视的程度从标准成本和目标成本制定时对市场驱动因素的研究上可以看出。从 1981 年至今,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已从发展的初期进入发展的成长期,目前的战略成本管理的要素研究还属于前沿理论研究。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
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2 战略成本会计相关概念
2.1 战略
目前,学术界对“战略”一词有多种解释,其中比较通俗的说法是:战略是企业基于对市场、竞争对手及自身的分析、评估所作出的总体性的长远规划,目的在于使其控制的资源价值达到最大。在空间上,战略是对企业全局的总体谋划;在时间上,战略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谋划;在依据上,战略是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重要程度上,战略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战略的本质在于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指定切实可行的战略,取得竞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外部环境是其生存的条件,它既为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机遇,同时又可能在其发展、变化中对企业造成某些不利的影响。外部环境包括总体环境和营运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是指对同一地区的企业都具有影响的因素,后者是指影响特定企业效益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市场,是与企业直接相关的因素。 2.2 成本
西方成本会计中成本的概念 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发布的《第 4 号会计名词公报》对成本的定义:“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
5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现金或转移的其他资产??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和已耗成本两部分,未耗成本可由未来的收入负担,例如存货、预付费用 、厂房、投资、递延费用等。已耗成本不能由未来收入负担,故应列为当期收入的减项或借记保留盈余。因此,西方成本会计认为,在经济性质上成本是为获得某种利益的代价。在表现形式上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等价物,所获利益可以是有形或无形资产或劳务。未耗成本是为了换取利益的支出在没有被实际耗费之前表现出的一种资产形态,是为获取未来收入而存在的一种经济资源。已耗成本是为获取当期收入而付出的代价,必须与当期收入相配比,不得递延。
我国成本会计中的成本概念 我国会计学者以马克思成本理论为基础,认为: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货币中的一个范畴,它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
2.3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Stratgic Cost Managment,SCM)是指如何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以及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概括起来包括下面三个要点:其一,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其二,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和突破单个企业本身的成本管理;其三,战略成本管理重在成本避免,立足预防,从宏观上控制成本
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的源头。战略成本管理具有下列属性:环境或市场导向、对竞争对手的关注、长期的面向未来的导向。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面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它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融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2.4 战略成本会计
“战略成本会计”思想是由美国会计教授罗宾斯(Robinson)和巴莱特(Barrett)于 1988 年提出,以后并没有受到管理会计界的重视,直到 1993 年美国管理会计学家桑克(Shank. J. K)发表了其著作《战略成本管理》一书,该书系统地论述了战略成本管理概念和方法,战略成本开始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在研究前人战略成本管理、战略管理会计中涉及的战略成本思想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成本会计是通过对投资决策和实施、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将这些监控贯穿于产品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全过程,从战略的角度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规划并控制成本使之保持在适度水平,以便在市场上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确保企业有效地完成既定的业绩要求,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7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成人高等教育201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
3 战略成本会计的研究方法
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会导致企业成本的升高,但其同时带来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从战略成本角度分析,该企业将会从产品质量上取胜,从而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再比如,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企业积极培训员工,从眼前看,可能会影响产品成本的降低,但从长远看,企业必将容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对于我国企业而言,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他们适应了没有竞争环境,对内不必考虑自身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上的优、劣势,成本问题无人问津;对外不必考虑竞争对手的威胁和行业的变化。企业不用考虑自身的发展,他们看中的只是能否完成生产任务。对战略成本会计研究方法的讨论是建立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之上的。传统成本会计中有些方法或概念在战略成本会计中同样适用,只不过需要将战略成本会计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引入其中。在传统成本会计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结合各种科学的现代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战略成本会计中又包含了一些新的会计方法与工具,比如价值链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战略定位分析、作业成本分析、成本企划分析、质量成本分析等。
3.1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包括经营性成本动因和战略性成本动因,战略成本会计中主要研究战略性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构成成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指在企业中引起成本(费用)变动的所有方面,包括产品产量、生产工时、订货批量、提供的样本量以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等各种变量因素。
8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成本会计毕业论文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