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交通规划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3 本文由去爱去疯去执着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交通规划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交通规划的定义

1、 交通

定义:人或货物的地点间,并且伴随着人的思维意识的移动。(狭义) 伴随着思维意识的移动有两种情况: (1) 移动的本身有价值 (2) 移动的结果有价值 2、 交通的分类

(1) 本源性交通需求:移动的目的是他人难以代替、为了本人的交通需求。如上学、交

友、观光、度假、看病??

(2) 派生性交通需求:可以由他人代替的交通需求。如工作、联系业务、购物?? 3、 交通的作用 (1) 经济作用 (2) 社会作用 4、 交通规划的定义

交通规划是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 5、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

(1) 规划主体(需求要素):个人,团体;人、物

(2) 规划对象(供给要素):汽车、轨道车辆、火车、飞机;线路、站场 (3) 市场要素:经营管理、收费标准、相关法律等

第二节 交通规划的种类

(1)按移动的对象 (2)按交通方式 (3)按交通设施 (4)按交通服务

(5)按交通服务对象的空间规模 (6)按规划目标时期和着眼点的规模

战略规划,通常为宏观规划(长期交通规划),一般规划期在15年以上。 网络规划,即中观规划(中期交通规划),一般规划期为5~10年。 工程规划,微观规划(近期发展规划或短期交通规划),一般规划期为5年。

第三节 交通规划的内容

1、 交通调查

主要调查内容之一-----交通需求调查包括:

(1)居民出行调查(Person Trip Survey):每10年一次 (2)货物流动调查(Distribution Survey):每5年一次 (3)机动车OD(Origin and Destination)调查:每5年一次 (4)断面交通量调查:每5年一次, 中间年一次

1

2、社会活动类型:交通与土地利用 3、交通需求量预测

the four step model四步骤法p6(选择或判断) 第一步:交通发生与吸引 第二步:交通分布 第三步:交通方式划分 第四步:交通流分配

第四节 交通规划的过程

交通规划大致步骤 ①确定目标; ②组织工作; ③数据调查; ④相关基本模型分析; ⑤分析预测; ⑥方案设计; ⑦方案评价; ⑧反馈修改。 本章补充:

1962年,美国芝加哥市发表《Chicago Area Transportation Study》为标志,交通规划理论诞生。

第二章 交通调查

第一节 概述

1、交通调查的定义

交通调查指利用客观的手段,对道路交通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进行调查,并且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了解掌握交通状态及有关的交通现象规律的工作过程。 2、交通调查方法 询问法和观测法 3、基本概念

(1)出行(Trip):指交通元(人、货、车)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具备三个基本属性:①每次出行有起、讫两个端点②每次出行有一定的目的③每次出新刚才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类型分为车辆出行和居民出行; 城市交通的出行界定(5min,400m)

(2)质心:出行量最大的地点,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 (3)OD调查(起讫点调查)

起讫点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4) 交通分区:规划时将调查区分为若干个分区。

2

(5) (6) (7) (8)

境内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过境出行:指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域外的出行。

境内外出行:指起讫点中有一个在调查区域内的出行。

核查线:指为校核起讫点调查结果的精度在调查区域内设置的分隔线,一般借用天然的或人工障碍,如河流、铁道等。

(9) 期望线:指连接各个小区形心的直线,代表了小区之间的出行,其宽度通常根据出

行数大小而定。

4、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交通运输网(线路),场站枢纽等;

交通现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运营状况;交通安全;环境影响

第二节 起讫点调查分析

一、交通调查的抽样方法

1895年挪威国家统计局局长凯尔提出“代表性调查”的观点,进而首次引入“抽样”的调查思想。 1、 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观察,并且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判断,从而达到对总体的正确认识。 抽样率确定方法: ?2?2??2 ?N??2?2?---抽样率;

?---置信度为68.3%时,?=1;置信度为75%,?=1.15;置信度为90%,?=1.65;置信度为95%,?=1.96;

N---总体(或母体)容量;

?---控制误差指标的容许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的关系为?=EX,其中E为相对误差,X为样本均值,;

?2---母体方差,当样本数足够时,可以用样本方差代替。

例题:在某次居民出行调查中,要求调查结果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0次,置信水平取95%,

假设已知总体标准差S的估计值为80,调查总体为4330人,求必要的调查抽样率。 解:有题意可知,?=1.96,?=S=80,?=10,N=4330

?2?21.962*802??2==5.37%

?N??2?2102*4330+1.962*802调查的必要抽样率为5.37%,才能满足要求。 2、 抽样方法

(1) 非概率抽样方法:含有主观判断因素 (2) 概率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法:样本量大,不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如机动车出行、流动人口出行 顺序(又叫系统)抽样:均匀,适合个体差异大的情况;如居民出行调查 分层随机抽样:可以缩小个体差异;费用较高;货物出行

3

整群抽样 :组织简单,降低费用;代表性差 3、 抽样调查流程 确定抽样调查目标

确定抽样调查的母体

选择抽样方法 四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统计整理调查数据

对调查数据进行校正、拓展和有效性检验

调查结果 3、调查方法:

(1)居民出行的起讫点调查:

家访调查法、电话调查法、明信片调查法 单位职工询问法:对公共交通规划特别适用 公交车内调查

(2)机动车起讫点调查:路旁调查、标签调查

(3) 货流调查、城市流动人口出行调查:上门调查 4、数据整理表达形式:

OD表、期望线图、期望线、统计图、相关曲线; 5、数据核查:

核查线法:主要用于机动车出行 抽查法、相互核对法; 6、误差评判标准

评判要求:误差<5%,调查符合要求; 误差5%~15%,基本接受,须调整; 误差>15%,调查有误,返工。

第三章 社会活动模型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运输系统与社会社会活动系统的关系: 1、 系统与子系统 2、 供与需关系

二、交通规划研究内容 需求方供应方 (社会活动中的人和物) (交通运输)

影响交通需求预测的主要因素:人口;就业;车辆拥有;经济;用地;

第二节 交通的供求关系

一、系统结构

4

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复杂性表现在: 1、多种构成要素

运输对象(人和货物) 运输工具(各种车辆) 交通设施 2、多种交通方式 3、与多种外部系统

(如社会活动系统,资源 系统)存在紧密地联系

最典型的是麦恩黑姆(Manheim)系统

其组成:外部系统R:资源和政策系统 对象系统:交通系统T、社会活动系统A、交通模式F 其作用关系:

交通系统 资 源 交通模式 系 统 社会活动系统 第三节 土地利用模型

一、土地利用与交通运输关系

出行量

用地 交通运输系统 可达性

决定城市结构有三个因素: 地理特征

相对可达性(交通的相对可达性) 建设控制

总结:土地与交通运输关系概括为: 1、 从交通规划的角度来说 交通发生量

交通供应 吸引量 不同的土地利用 交通分布 2、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 城市结构

土地利用形态 发达的交通

二、汉森(Walter G. Hansen)模型 只预测各分区的居民住户数。 该模型有两个变量:

a. 可达性(Accessibility):表示某分区所具有、与其它分区产生某种联系的可能性。

Aij?Wj?Tij

其中:Aij为分区i对j区的某活动主体的可达性值;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交通规划复习题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交通规划复习题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829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