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芜湖县水利规划2020 - 图文 (9)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蓝天下头的女孩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区种植经济果林、花木苗卉、棉花有所发展,丘陵区的茶叶、烤烟、山芋、花生等作物继续维持较高的种植面积。2007年全年粮食产量23.80万吨,油料产量2.37万吨,棉花产量5583吨。

7.2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现状

1).水土流失的分布与特点

本县水土流失面积200km2,占全县总面积27.8%,其中中度流失面积115 km2,轻度流失面积85 km2,全县年水土流失总量为49.55万吨左右,年侵蚀模数2478吨/ km2·a。水土流失的形式主要是面蚀,其次是沟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面蚀主要分布在山、丘、岗区的坡耕地、全垦造林的果木林、经济林、幼林、疏残林地和荒坡地等;沟蚀主要是在坡积或淤积物较厚、土质疏松的沟中下段,以及部分沟头处;侵蚀多发生在失去的植被的陡坡以及公路、河沟两侧的悬崖处。因砍伐森林、修路、挖渠等削弱了坡体与山体的结合力及支承力,使坡体失去稳定性,一遇暴雨就易发生这类侵蚀。人为造成水土流失主要是不合理地利用水土资源,乱堆、乱弃砂石和弃土,主要分布在白马山、荆山和青弋江滩涂黄砂开采区域。

全县水土流失主要有下列类型:

(1)顺坡耕种的坡耕地和顺坡栽植的果木林、经济林(含竹林、茶园等)、幼林(主要是苗木)。这是我县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它发生的范围广、面积大、流失强度大,它流失了大量泥土和肥料,危害

36

较大。此类面积我县现在115.3km2,年流失泥沙28.98万吨,占总流失面积57.7%,总流失泥沙的58.5%。

(2)尚未得到改造的荒坡和疏残林。这类土地大都离村庄较远,坡度较陡或土质条件较差等因素未得到开发或零星种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类土地可作为林业用地加以开发。此类面积34.7 km2,年流失泥沙约6.51万吨。

(3)采石、采砂等人为经济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三元、新桥采石场,西河陆地挖砂场,星罗棋布,破坏了原生植被,废土石碴乱弃乱堆,造成沟塘淤积堵塞。湾沚以上青弋江、上潮河、资福河等,沿河两岸开采黄砂,造成两岸泥土流失,形成崩岸,危及堤防安全。此类面积30 km2,年流失泥沙约9万吨。此类型面积虽不是很大,但危害极大,尤其是采砂,它点多面广,且流动性大,治理难度较大。

(4)交通、水利、城镇、开发区等基本工程建设。近年来,我县境内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以堤防加固为目标的水利兴修及水利工程建设,各开发区、工业园建设、小城镇建设等等。社会、经济的发展,势必要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尤其是土建工程,大量的土方开挖、填筑、运输、土地整理等,由于缺乏水土保持措施,造成了局部大量水土流失。此类面积35.8km2,年流失泥沙5.06万吨。

全县水土流失现状和分布见表7-1。 2).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给我县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它破坏了生态环境,制约了经济发展,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7

(1).表土流失造成土质贫瘠,地力下降,土壤退化。全县耕地每年流失的泥沙34万吨,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养分的泥土流失后,使土地“砂化”和“贫瘠化”。以致田地投入多而产出少,广种薄收;山上林木生长缓慢,成林、成材难。这些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后劲,阻碍了生产 水平的提高。

(2).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功能降低,加剧了水旱灾害。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拦蓄能力下降,以致形成“三日无雨旱灾有、三日有雨水灾来”的恶果。我建国以来发生较大旱灾13年,洪灾14年,涝灾23年。要花去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去抗灾救灾,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是1999年洪水给我县人民带来了惨重的经济损失。

(3).造成塘坝淤积,河床抬高。每年流失的50万吨的泥沙主要沉积在境内塘坝和河床之中,降低了水利工程的设计效益和使用寿命,造成了农田经常承受洪涝旱灾害的威胁。我县每年塘坝兴修实际完成土方为20万方,可是年年挖塘仍然没有明显地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境内河床逐年淤积抬高,支叉河的分洪能力大大的降低,造成近年来我县青弋江洪水位屡创新高,小流量高水位,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先后出现91年、96年、98年、99年大洪水,洪水机率愈来愈频繁。水土流失危害的结果,集中反映在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越严重的乡村,生活越差、越贫困。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贫困,贫困又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芜湖县丘陵区不搞好水

38

芜湖县水土流失现状表

表7-1

经济林 类别

幼林 采 城镇建设、修合计 梯田 坡耕地 荒坡 (竹林、果木林 疏残林 (苗石、 采 开发区 路等基本建设茶园) 木) 丘 10 丘 8.7 丘 1.3 砂 圩 16 丘 23 工程 圩 5.8 丘 7.0 所属类型区 丘 丘 78 丘 26 丘 18 200 面积(km2) 6.2 侵蚀模数1000 (t/km2·a) 年流失泥沙0.62 (万t)

3000 2000 1500 2000 1500 2000 3000 2000 2000 3000 2478 23.4 5.2 2.7 2 1.31 0.26 9 1.8 1.16 2.1 49.55 39

土保持工作,是难以真正实现脱贫治富奔小康的目标。

3).水土流失的成因

造成我县水土流失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我县夏季高温潮湿,冬季冻融作用,加剧了土体风化,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大量泥沙源。暴雨频繁,汛期雨量集中,强度大,产生地表径流量大,侵蚀动能强,带动了大量泥沙。

(2)地质因素:我县水土流失区的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土和红壤土,这种土质遇水质地疏松,固结性差,抗蚀能力低,易流失。

人为因素:

(1)开垦过度。我县丘陵区人口密度379人/km2,人均耕地1.2亩,人多地少,农民为了生存,为了奔小康不得不同自然争地,必然导致大量的坡地被开垦。随着各项经济建设的发展及农民希望更加实现富裕的愿望,人同自然争地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2)粗放耕作。水土流失区的耕地基本上为旱地,即使治理后的梯田,因缺乏水源,也大都为旱地,种植经济作物。坡耕地的耕作极为粗放,这些坡耕地四季种植不间断,大部分顺坡种植,无排水系统,水流冲刷,走土严重。

(3)建设中的破坏。各项经济建设必然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和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尤其缺乏水保措施的建设活动。

2.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现状

1997年我县在三元镇开展了以坡地改梯田为主要目标的水保治

4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芜湖县水利规划2020 - 图文 (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芜湖县水利规划2020 - 图文 (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99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