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即对个人的能力作出估计,这就是次级评价(secondary appraisal)。 (三)、“认知应激理论”的核心因素
目前来看,至少是生活事件与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图)
八 应对方式 (一)、应对概念
1.应对(coping)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应对又称应付,被认为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 2.应对的涵义很广,应对是多维度的:例如从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图)
(二)、应对方式的分类 (由于应对是多维的,应从多角度进行分类)
1. 根据应对的指向分类
针对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 针对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
2. 根据应对的过程分类
过程应对(process-oriented coping) 特质应对(trait-oriented coping)
3. 根据应对主体
心理活动应对:如再评价、幻想、自责等 行为操作应对:如回避、服药、倾述等 躯体变化的应对:如放松等
4. 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
针对生活事件:计划、回避、面对、分散注意、升华等 针对认知评价:自责、幻想、淡化等。 针对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述、隔离等。
5. 根据特定事件对象的应对
医学应对问卷(MCMQ) 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 (三)、应对研究
1. 2. 3.
在应激和病因学中的意义 量化研究 应对指导(干预)
(四)、心理防御机制
1. 概念: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属于精神分析理
论的概念。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潜
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就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
2.
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否认(denial)、退化(regression)、
幻想(fantasy )、转移(displacement)、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反向(reaction)、升华(sublimation)、幽默(humor)、压抑(repression)又称潜抑等。
九 社会支持 (一)、 概 念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家庭、亲属、朋友、同事、伙伴、党团、工会等组织所给予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 (二)、社会支持的种类
社会支持的数量、获得的支持的满意程度 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它人支持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个人利用等。 (三)、社会支持研究
1.与应激过程和健康保持的关系
2.健康保护作用的机制(1) 缓冲作用假说 (2) 独立作用假说。
第一节 概述 一、心理评估概念
心理评估(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是对个体的心理品质水平作出鉴定,对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常采用观察,晤谈、调查、问卷、评定量表和心理测验等方法。 二、评估者条件 三、观察和晤谈技术 1.观察法
心理评估中,离不开对被试者的观察,是评估者常用的手段。 2.晤谈技术
在心理评估中有重要作用。在心理评估中,为了得到被试的“第一印象”,建立起协调的合作关系及收集其它方法难以获得的信息,均要通过晤谈来达到目的。 四、心理测验概念 1.定义
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s):是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以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 2.含义
行为样本(behavior sample):任何一种心理测验都不可能测查反映某项心理活动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而只测查其某部分有代表性的行为,即行为样本。
标准情景:测验的实施条件、程序、记分方法和判断结果标准要统一。 结果描述:描述方法很多,通常分为数量化和划分范畴两类。
测验工具:包括测验材料和使用手册。 五、常用心理测验分类 1. 按测验目的分类
⑴ 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发展量表和特殊能力测验如记忆测验、言语测验、注意力测验等。
⑵ 人格测验:如内外向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等。
⑶ 症状评定量表:其目的多是评定有关心身症状。如90项症状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⑷ 诊断测验:用于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等。
⑸ 应激测量: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测量和评定应激有关因素的方法,如各种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或防御量表等。 2.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 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3.按测验方法分类 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4. 按测验方式分类 个体测验、集体测验 六.心理测验的条件
1.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应具备常模、信度和效度等基本特征(见后) 2.对测试环境的要求是不新异,无第三者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医学心理学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