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份材料为题目背诵版
中医伤科学整理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伤科发展简史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
1.清·吴谦《医学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内容是什么?
清·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归纳的正骨八法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
2.何谓中医伤科学?
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3.方先之、尚天裕等编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提出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什么?
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是: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
第二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1.损伤的定义是什么?
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2.直接暴力所致损伤的特征是什么?
直接暴力所致损伤发生在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如创伤、挫伤及伤处骨折、脱位等。 3.间接暴力所致损伤的特征是什么?
间接暴力所致损伤都发生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
第三章 骨与关节检查法 1.何谓摸诊?
摸诊又称摸法,通过医者的手对损伤局部进行认真触摸,以了解损伤的性质程度,判断有无骨折、脱位,以及骨折、脱位的移位方向等。
2.对难以精确测量角度的部位,关节活动功能如何检查?
对难以精确测量角度的部位,关节活动功能可用测量长度的方法以记录各骨的相对移位范围。例如,颈椎前屈活动可测下颌至胸骨柄的距离,腰椎前屈测量下垂的中指尖与地面的距离。
四、简答题(简要回答问题) 1.骨病出现疼痛的特点如何?
骨病出现疼痛的特点是骨病罹患部位常发生疼痛,不同类型或病期,临床表现各异。行痹为游走性关节疼痛;痛痹者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着痹者关节酸痛、重着,痛有定处;热痹者患部灼痛,得冷稍舒,痛不可触;骨痈疽发病时疼痛彻骨,痛如锥刺,脓溃后疼痛减轻;骨痨初起时患部仅酸痛隐隐,继而疼痛加重,尤其夜间或活动时较明显;脊柱退行性疾病可出现颈肩或腰腿放射性疼痛;骨质疏松患者在登楼、体位改变及震动时患部疼痛加重;恶性骨肿瘤后期呈持续性剧痛,夜间加重,止痛剂不能奏效。
2.骨病特殊症状体征有哪些?骨关节疾患可出现哪些典型的畸形?
骨病的特殊症状体征主要表现为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等。骨关节疾患,可出现典型的畸形。如脊柱结核后期常发生后凸畸形;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表现腕关节尺偏畸形、手指鹅颈畸形等;强直性脊柱炎可引起圆背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症在青春期可出现脊柱侧凸畸形;先天性肢体缺如、并指、多指、巨指、马蹄足等均呈现明显手足畸形。
第四章 四诊
1.何谓骨擦音?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擦音已消失,表示什么?
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生响声或摩擦感,称骨擦音。骨折患者经治疗后,骨擦音消失表示骨折已经愈合。
2.关节脱位复位时,当听到入臼声后是否需要继续增加拔伸牵引力? 为什么? 关节脱位复位时,听到入臼声后应立即停止增加拔伸牵引力,以免肌肉、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被过度拔牵而增加损伤。
3.伤科问诊中问疼痛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要详细询问疼痛的起始日期、部位、性质、程度。应问清患者是剧痛、酸痛还是麻木;疼痛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麻木的范围是在扩大还是缩小;痛点固定不移或游走;有无放射痛,放射到何处;服止痛药后能否减轻;各种不同的动作(负重、咳嗽、喷嚏等)对疼痛有何影响;与气候变化有无关系;劳累、休息及昼夜对疼痛程度有无影响等。
第五章 治疗 1.何谓补气养血法?
补气养血法是使用补气养血药物,使气血旺盛以濡养筋骨的治疗方法。 2.简述药膏的配制方法
药膏的配制是将药碾成细末,然后加饴糖、蜜、油、水、鲜草药汁、酒、醋或医用凡士林等,调匀如厚糊状,涂敷伤处。
第六章 手法
1.试述折顶手法的操作要点。
横断或锯齿样骨折,如患者肌肉发达,单靠牵引力量不能完全矫正重叠移位时,可用折顶法。操作时,术者两手拇指抵于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重叠环抱于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牵引下两拇指用力向下挤压突出的骨折端,加大成角,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远近端骨皮质已经相顶时,而后骤然反折。反折时,环抱于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仍然用力将突出的骨折端继续下压,这样较容易矫正骨折的重叠移位畸形。
2.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如何应用回旋手法复位?
背向移位的斜面骨折,虽用大力牵引也难使断端分离,因此必须根据受伤的力学原理,判断背向移位的途径,以骨折移位的相反方向,旋转回旋手法。操作时必须谨慎,两骨折段需相互紧贴,以免损伤软组织,若感到回旋时有阻力,应改变方向,使背向移位的骨折达到完全复位。
第七章 固定
1.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备那些标准?
良好的固定方法应具有以下标准:(1)能达到良好的固定作用,对被固定肢体周围的软
组织无损伤,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正常愈合;(2)能有效地固定骨折,消除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有利条件;(3)对伤肢关节约束少,有利于早期功能活动;(4)对骨折整复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
2.试述牵引疗法的定义与分类?
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利用悬垂之重量为牵引力,身体重量为反牵引力,以缓解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四肢和脊柱。可以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和布托牵引等。
中篇 损伤
第一节 桡骨远端骨折
36.桡骨下端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时呈( E )畸形 。 A.爪形手 B.枪刺样 C.锅铲状 D.靴状 E.餐叉样
40.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应注意恢复桡骨腕关节面的生理角度是( AB )。 A.掌倾角 B.尺偏角 C.携带角 D.桡偏角 E.背倾角 41.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是( ACE )。
A.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B.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C.尺偏角变小 D.骨折远端向尺侧移位 E.掌倾角变小
42.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移位特点是( ADE )。
A.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B.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 C.尺偏角变大 D.骨折远端向桡侧移位 E.掌倾角变大
43.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整复后,外固定夹板的特点是( ACDE )。
A.桡侧夹板超关节 B.掌侧夹板超关节 C.骨折远端背侧放一平垫 D.骨折近端掌侧放一平垫 E.背侧夹板超关节
31.正常人桡骨下端关节面向掌侧倾斜(即掌侧倾斜角) ,向尺侧倾斜(即尺侧倾斜角) ,正常人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长 。
答案: 31.10°~15° 20°~25° 1~1.5cm
第八章 肩臂部损伤 第一节 肩关节脱位
1.肩关节前脱位中,最常见的脱位类型是( C )。
A.肩峰下型 B.盂下型 C.喙突下型 D.锁骨下型 E.胸壁内型 2.不符合肩关节解剖结构及功能特点的选项是( A )。
A.肩关节是单轴关节 B.肩关节囊松弛 C.运动幅度最大 D.关节囊前方缺乏韧带和肌肉的覆盖 E.肩胛盂小且浅 3.下列不符合肩关节脱位表现的是( D )。 A.肩部疼痛、肿胀 B.“方肩”畸形
C.在喙突下、腋窝内或锁骨下可触及肱骨头 D.“靴样”畸形 E.搭肩试验阳性
4.在肩关节脱位中,表现为阳性的检查为( C )。
A.托马征 B.“4”字征 C.搭肩试验 D.胸廓挤压试验 E.上臂外展试验
5.肩关节脱位常见的神经损伤是( D )。
A.臂丛神经 B.桡神经 C.尺神经 D.腋神经 E.正中神经 6.肩关节脱位常见的血管损伤是( B )。
A.肱动脉 B.腋动脉 C.旋肱前动脉 D.旋肱后动脉 E.肩胛下动脉 7.肩关节脱位常合并的骨折是( D )。
A.肱骨头骨折 B.肱骨解部颈骨折 C.肱骨外科颈骨折 D.肱骨大结节骨折 E.肱骨小结节骨折 8.陈旧性肩关节脱位不宜施行手法复位的是(E )。 A.青壮年脱位时间在1个月以内 B.无神经损伤
C.无血管损伤 D.无并发骨折 E.患肩有大量疤痕组织形成 9.判断肩关节脱位整复成功的试验标志有( C )。
A.挺胸试验阴性 B.肩外展试验阴性 C.搭肩试验阴性 D.疼痛弧试验阴性 E.肱二头肌腱反射阳性 11.肩关节脱位复位后固定时上臂的正确位置是( A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骨伤科 复习考试总结(经典)都考这里面的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