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石门、大巷数目及布置
根据本设计矿井开拓巷道布置方案的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价,确定本设计矿井: 运输大巷:布置一条集中运输大巷。本矿井运输大巷服务年限长,而且煤极易自燃,所以把运输大巷布置在27#煤底板的稳定岩层中。
回风大巷:运用分区对角式通风,每个采区单独布置一个风井每个采区独立通风,即在矿井内布置4个独立的风井。
石门:井筒到运输大巷之间布置一条主石门,运输大巷到每个采区之间布置采区石门,即在矿井内布置4个采区石门。
运输大巷断面图见图3-22,石门断面图见图3-23,运输大巷特征表见表3-11,石门断面表见表3-12。
图
3-22 大巷断面图 表3-11 运输大巷特征表 巷断面积/m2 设计掘进尺喷锚杆/mm 净周道 形状 净 掘 寸/m 射形式 排列方式 锚喷 间排距 100 锚杆长 600 直径 度/mm 长/m 顶高 底宽 厚半圆形
12.99 18.74 2300 4800 100 2300 15.422 图
3-23 石门断面图 表3-12 石门特征表 巷道 形净 掘 断面积/m2 设计掘进尺寸/m 喷射形排间锚直径 锚杆/mm 净周长/m 顶高 底宽 厚状 度/mm 式 列方式 排距 100 杆长 600 2300 15.422 半圆形 16.57 14.80 2300 4800 100 锚喷 3.3.5 井底车场形式的选择
与井底车场型式选择有关的因素有:保证矿井生产能力,有足够的富裕系数,有增产的可能性;调车简单,管理方便,弯道及交叉点少;调车简单,符合有关规程,规范。
综上所述,结合本设计矿井的有关设计参数,车场定在中央,需要左右两边进车,根据设计矿井的年生产能力1.8Mt,通过对各种形式井底车场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做简单比较后,初步拟定本设计井田井底车场形式为折返式车场。
3.3.6煤层群的联系
本设计矿井井田范围内共有五层可采煤层,即11#,12#,18#,25#,27#煤层。五个煤层间距不大,故采用集中大巷,各煤层联合开采。井田煤层群开采时联系采用石门联系。
3.3.7采区划分
本设计采区划分为4个采区,即西1采区,西2采区,东1采区,东
2采区。
3.4 井筒布置和施工
3.4.1 井筒穿过岩层性质及井筒支护
井筒穿过岩性详情见综合柱状图。本设计矿井井筒穿过的岩层性质大部分为粉砂岩,少数为中砂岩、细砂岩。根据主副井围岩性质,并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确定主副井筒支护方式。 (1)主井:
表土段:混凝土砌碹;煤层段:料石砌碹;基岩段:锚喷支护。
(2)副井:
表土段:混凝土砌碹;煤层段:料石砌碹;基岩段:锚喷支护。
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
根据该设计矿井年产量、提升方式等实际情况,本设计矿井井筒按有关规定布置运输设备及辅助设备。详见图3-25主井断面图,表3-13主井特征表。图3-26副井断面图,表3-14副井特征表。图3-27风井断面图,表3-15风井特征表。
50012501500500185012001200180040018006004900510020404100胶带机中心线主轨井道筒中中心心线线2200100
图3-25 主井断面图 表3-13 主井特征表
井筒名称 井口标高/m 井筒深度 一水平 二水平 -700 井筒断面/m2 净 19.6 掘 进 20.4 支护 厚度 /mm 100 材 料 混凝土 架空乘人器 带式输送机 井筒装备 主井
+140 -300 电缆挂钩轨道中心线副井井筒中心线5001860600600排水管轨道中心线压风管2200100灯具挂钩70013801360136012001800400188051205320图3-26 副井断面图 表3-14 副井特征表
2040410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1.8mt新井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设计 (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