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4 5 6 7 8 9
DF10 F33 F3 NW NW 70° 0~10 可靠 已查明 可靠 已查明 较可靠 可靠 较可靠 逆 NE 逆 NE 40°~62° 12~35 12°~26° 4~15 62°~80° 30~45 61° 70° 0~4 0~5 37°~76° 0~16 DF02 逆 DF5 逆 DF3 DF15 1.2.3煤层赋存情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附表: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及特征表1-2-3 表1-2-3 可采煤层及顶底板岩性及特征表 煤层厚围岩 煤煤层倾度/m 层层间角最大~最序名距/小 顶板 底板 号 称 /m ° 平均 1.8~2.2 粉砂岩及1 10 18 粉砂岩 细砂岩 2.0 15 1.3~1.9 2 11 18 细砂岩 粉砂岩 1.6 19 1.4~2.0 3 12 18 粉砂岩 粉砂岩 1.7 18 1.2~1.6 粉砂岩及4 18 18 粉砂岩 细砂岩 1.4 1.4~1.8 15 5 25 18 细砂岩 粉砂岩 1.6 1.4~1.6 6 27 13 18 粉砂岩 粉砂岩 1.5 煤视密煤层构的度造及稳牌/t/m3 定性 号 CY 1.31 较稳定 QM QM 1.33 较稳定 QM 1.28 QM 1.30 QM 1.28 QM 1.30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1.2.4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有关岩石性质及厚度特征详见表1-2-4所示。 表1-3 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 名 容重 孔隙度 抗压强度 抗拉强称 kg/cm3 % 102kg/cm3 度 102 kg/cm3 砂2.0~5~25 2~20 0.5~岩 2.6 0.4 砾2.3~5~15 1~15 0.2~岩 2.6 1.5 泥2~ 1~5.2 12.83 0.6~岩 2.85 2.0 灰2.2~5~20 5~20 0.5~岩 2.7 2.0 页2.0~16~30 1~10 0.2~岩 2.4 1.0 石2.65~0.1~15~35 1.0~英 2.7 0.5 3.0 变形模量 弹性模量 102kg/c3 kg/cm3 0.5~8 0.8~8 2~7 1~8 1~3.5 6~ 20 1~10 2~8 5~10 5~10 2~8 6~20 1.2.5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精查地质报告水文部分的论述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地质部门应用类比法推算,本井田开采期间正常涌水量约220m3/h,最大涌水量为240m3/h。井筒检查孔测算的井筒施工期间涌水量为150m3/h。
1.2.6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有煤尘爆炸危险,煤尘极易自燃发火,自燃发火期3-6个月
1.2.7煤质、牌号及用途
煤质特征:属特低硫、特低~低磷、以低中灰煤为主、低变质阶段的气煤和长焰煤,下部煤层有少量弱粘结煤。以低变质气煤为主,有一定的粘结
性。各煤层发热量较高,可选性主要为易选~中等可选煤。
煤的工业用途:长焰煤和气煤的灰分、硫分均低,发热量及灰熔点高,是交通运输及优质的工业锅炉用煤燃料。部分变质较高气煤具有一定粘结性,其特点是灰分低,硫、磷低,可选性好,以适当比例与粘结性强、有害杂质含量高的煤配合炼焦,是本区煤的工业利用方向。
1.3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1.3.1 对地质勘探程度的评价
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2.1 井田境界
2.1.1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1.以地理地形、地质条件作为划分井田境界的依据;
2.要适于选择井筒位置,合理安排地面生产系统和各建筑物; 3.划分的井田范围要为矿井发展留有空间;
4.井田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以利于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2.1.2
本矿井井田境界如下:
南起F15、F33断层,北以11#-50等高线垂直投影线为界,西到F2断层为界,东以DF3断层以东817m竖界。井田走向长5.5km,倾斜宽2.7km,面积14.96km2。
2.2井田储量 2.2.1井田储量的计算
储量计算的煤层共计5个煤层,即10、11、12、18、25、27等5个煤层。资源储量计算范围以矿区拐点圈定范围为准。工业指标的确定按勘探规范的要求根据煤层的倾角、煤种不同对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分别确定如下:气煤为炼焦用煤,煤层最低可采厚度定为0.7m。长焰煤、弱粘结煤为非炼焦用煤最低可采厚度顶为0.8m。 2.2.2保安煤柱
本设计矿井共有6处断层且均属于大断层,虽较稳定但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均需要留设较大的断层煤柱。考虑到维护矿井地面建筑及工业广场都须留设一定的保护煤柱。为了安全生产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及《煤矿安全规程》留设保安煤柱如下 1.边界断层留设20m 保安煤柱 2.地面建筑物留设50m保安煤柱 3.井田内部断层留设20m保安煤柱
按以上方法计算得: 工业广场煤柱损失:3.4Mt;断层、地面、边界保安煤柱损失:22.98Mt;总损失量:26.38Mt。
2.2.3 储量计算方法
1.工业储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块段储量=块段面积×块段总厚度×容重.
根据原东荣二矿初步设计储量诸图,通过等高线块段法计算本井田工业储量为186.59Mt,各煤层工业储量见表2-1、2-2、2-3可采煤层储量计算总表。 2.可采储量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ZK=(ZC-P)×C(2-1)式中ZK—可采储量; ZC—工业储量; P—永久煤柱损失; C—采区回采率。
回采要求:中厚煤层不应小于80%,薄煤层不应小于85%。经各煤层可采储量计
算,汇总计算出本设计井田可采储量为127.7Mt 表2-1 矿井地质资源量汇总表单位:Mt 煤层 (331) 10 11 12# 18 25 27 合计 煤层 矿井地质资源储量 10# 11# 12 18# 25# 27# 合计 水煤层 矿井设计 保护煤柱煤量 采区 矿井设#####矿井地质资源量 (332) (333) 合计 32.67 24.89 21.78 26.44 29.56 21.78 157.136 333折减量 6.13 4.67 4.08 4.96 5.54 4.08 29.463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2.04 1.56 1.36 1.65 1.84 1.36 8.82 40.84 31.12 27.23 33.06 36.95 27.22 196.42 矿井设计资合计 源/储量 表2-2 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汇总表单位:Mt
永久煤柱煤量 断层 井田境界 40.84 31.12 27.23 33.06 36.95 27.22 196.42 1.42 1.08 0.953 1.15 1.293 0.95 6.87 38.79 29.56 25.86 31.40 35.10 25.85 186.59 1.32 1.12 1.31 1.01 1.91 1.8 8.47 1.16 0.88 0.77 0.94 1.05 0.77 5.59 2.48 2.00 2.08 1.95 2.96 2.57 14.06 36.76 28.00 24.50 29.75 33.25 24.49 176.77 表2-3 矿井可采储量计算表单位:Mt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1.8mt新井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设计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