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8mt新井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设计 (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4 本文由寂寞安抚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平 1011Ⅰ 12182527合计 1011ⅠⅠ 182527合计 总计 # # # # # # # # 资源/储量 19.48 14.84 12.98 15.76 17.62 12.98 93.69 工业 场地 0.3 0.5 0.5 0.3 0.5 0.7 2.3 0 0 0 0 0.6 0.5 1.1 3.4 巷道 1.56 0.49 0.45 1.66 1.32 1.36 6.39 1.53 0.47 0.45 1.65 1.38 1.36 6.39 12.78 小计 2.66 1.29 2.23 2.76 2.32 2.46 11.49 2.53 1.37 2.23 2.55 2.78 2.36 11.49 22.98 回采率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计可采储量 14.07 10.72 9.38 11.39 12.73 9.37 67.68 17.27 13.16 11.51 13.98 15.62 11.51 83.08 176.78 12.47 9.57 8.39 10.10 11.29 8.37 60 127.7 12 # # # 2.2.4 储量计算的评价

本设计井田的各类储量计算严格执照有关规定执行。由于技术水平所限,储量计算设计所得到的各种储量与实际可能有一定的误差。

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2.3.1 矿井工作制度

该设计矿井年工作日确定为330d,矿井每日净提升16h,采用四六工作制制度。

2.3.2 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

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原则

应根据地质条件,国民发展需要和国内外市场需求,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充分考虑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依据投资少,出煤快,经济效益好的原则合理确定。 2.确定矿井生产能力的重要因素

a.储量是指基础储量中经济可采部分; b.地质和开采条件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

矿井生产能力的大小主要根据井田储量、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条件等情况来确定,还应该考虑到当前及今后市场的需煤量。根据该井田的实际情况,初步拟定了三种矿井年生产能力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1.5Mt/a 方案二:1.8Mt/a 方案三:2.4Mt/a

上述三种方案,具体选择哪一种,还应该根据矿井服务年限来确定。

2.3.3 矿井服务年限

矿井服务年限计算公式如下:T=Z /(A×k)(2-2)式中 Z—矿井设计可采储量,Mt; A—矿井生产能力,Mt/a;

k—矿井储量备用系数,k=1.3~1.5。 根据本矿井实际情况,取k=1.4。

依据以上拟定的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的确定现提出三种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一:1.5Mt/aT=Z /(A×k)=127.7/(1.5×1.4)=60.8a 方案二:1.8Mt/a T=Z /(A×k)=127.7/(1.8×1.4)=50.67a 方案三:2.4Mt/a T=Z /(A×k)=127.7/(2.4×1.4)=38a;

参照《煤矿工业设计规范》关于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规定,方案二较为合理,即:矿井生产能力为1.8 Mt/a;矿井服务年限为T=50.67a。

第3章 井田开拓 3.1 概述

3.1.1 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东荣二矿距福利屯32km,经福利屯至双鸭山市40km。哈同高速公路在井田中部通过,福(利屯)前(进镇)铁路距井田南部边缘外9km;矿区内有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专线铁路运输,与国铁接轨,交通较为方便。东荣一矿采用斜井开拓方式,生平煤矿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东荣三矿和地方小井采用箕斗斜井开拓方式。

3.1.2 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主要因素包括: (1)井田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表土层情况); (2)煤层赋存和开采技术条件; (3)地形地貌和地面外部条件; (4)技术装备和工艺系统条件; (5)施工技术和设备条件;

(6)总体设计和矿井生产能力要求等。

对以上各种因素要综合研究,通过系统优化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影响本设计井田开拓方式的具体因素如下: a.地表因素

东荣二矿位于绥滨——集贤盆地东荣向斜的东翼。井田构造特征以F9断层为界,北部为轴向北东30~75度的“八对”向斜构造,南部为地层走向主体呈北西10度,倾角15~25度的单斜构造,并有次一级缓波状褶曲。 b.煤层赋存情况

整个井田的煤层上部标高在-50m,下部标高在-950m,东西部分别以城F142和F163断层为界。整个矿区共有6层可采煤层,即10#、11#、12#、18#、25#、27#,全区发育。煤层走向长度为5.5km,倾向2.7km。本井田煤层系缓倾斜中厚煤层,平均倾角在18°左右。 c.其他因素

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只有二道河子及一些农田排水渠。二道河子为季节性河流,从西南面流入本区。由于今年连修筑了一些排水渠道,河流对本矿井的影响不大,

所以河流不能称为主要影响因素

3.2 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3.2.1 井硐形式和井口位置

1.井筒形式

依据本井田的地质状况、煤层赋存情况及井型、服务年限等要求,对本井田开拓方式选择提出三种方案: 1方案一:双立井开拓方式 ○

2方案二:双斜井开拓方式(主斜井18°副斜井18°) ○

3方案三:主斜井副立井开拓方式(主斜井18°) ○

以上三种井筒开拓方案技术比较如下:

(1)双立井开拓(见图3-1双立井开拓剖面示意图)

优点: 立井的井筒短,提升速度快,提升能力大,对辅助提升特别有利。井筒为圆形断面结构合理,维护费用低,有效断面大通风条件好。

缺点:初期投资大,建井期限稍长;需要大型的提升设备;多水平开拓,立井石门长度大,掘进工程量大,掘进费用高。

图3-1 双立井开拓剖面示意图

(2)双斜井开拓,主斜井18°副斜井18°(见图3-2双斜井开拓剖面示意图) 优点: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地面工业建筑,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硐室都比立井投资少;井筒装备和地面建筑物少,不用大型提升设备,钢材消耗量小;胶带输送机提升增产潜力大,改扩建比较方便,容易实现多水平生产,并能减少井下石门长度。

缺点:通风线路长,通风阻力大,费用增加;井筒过长,如果地质条件复杂,不易维护;辅助运输时间长。

图3-2 双斜井开拓剖面示意图

(3)主斜井副立井开拓,主斜井18°(见图3-3主斜井副立井开拓剖面示意图) 优点:主井筒掘进技术和施工设备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地面工业建筑,井筒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1.8mt新井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设计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1.8mt新井设计说明书采矿毕业设计 (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12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