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7 景泰黄河石林农家乐论文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6 本文由生人勿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家乐”经营现状分析及前景规划

——以景泰黄河石林为例

杨建龙

内容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家

乐已成为人们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深受城市人的青睐。发展农家乐不仅可以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扩大旅游容量,而且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良好的发展。

“农家乐”发展之后,带来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因此说农家乐是农民了解市场的“窗口”,成为城市与农村有效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伴随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游客数量的增多,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改变,“农家乐”这个新的名称将展现一个时代的魅力。

本论文从旅游者和经营者双重角度出发,着眼于意向构造,对“农家乐”这一旅游方式提供一个大体的现状分析和前景规划思路,构想一个新型的“农家乐”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旅游 农家乐 现状分析 模式规划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生态农业为基础条件发展起来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在全国范围内渐成规模,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以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写入未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农家乐”旅游的雏形来自于国内外的乡村旅游,并将国内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等融为一体,因而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同时,它也是人们旅游需求多样化、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和“文明病”、“城市病”加剧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产品从观光层次向较高的度假休闲层次转化的典型例子。 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有相当的规模。20

- 1 -

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旅游业初现端倪,兴起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基地,如福建漳州的花卉水果大观园、山东枣庄石榴园、成都市郊区的小农庄度假村等等。

“农家乐”最初发源于四川成都,具体位置有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郫县、温江等。后来发展到整个成都平原,四川盆地,直至全国。真正以“农家乐”命名的乡村旅游始于1987年在成都郊区龙泉驿书房村举办的桃花节。这次桃花节把农事活动、乡村田园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村居民和聚落文化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

以景泰黄河石林“农家乐”为例。当前,该景区农家乐已初具规模,但是“农家乐”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经营观念有待改变,景区“农家乐”管理不善等突出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凸显,导致了“农家乐”发展的盲目性,随意性。“农家乐”只是配合景泰黄河石林旅游需求的一个短暂形式,没有以特色产业来进行规划和发展。

其次,该地区旅游经营管理需要完善。截止目前,“农家乐”还没有一个特定的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秩序混乱。

此外,乡村旅游在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基础设施占用农田,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力度不够,有关国家的扶贫计划没有落实到点。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农家乐”在提高农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重

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定价分析有利于协调乡村旅游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使乡村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农家乐”健康、良性的发展。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个旅游业突飞猛进的社会时代背景,旅游需求不断扩大的时机,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显得格外的紧迫。

1.2.2 研究的意义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在国民GDP中的比重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国家所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正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农家乐”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乡村地区的就业压

- 2 -

力大等突出问题。通过对景泰黄河石林的“农家乐”现状分析,能够更好的掌握该地区旅游业配套设施情况,把“农家乐”发展成为一种特色产业而不是简单的景区配套形式。

2相关研究的概念

2.1“农家乐”的相关概念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

然从而获得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农家乐”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1) 农家园林型 (2) 花果观赏型 (3) 景区旅舍型 (4) 花园客栈型

2.1.1 乡村旅游

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

(1)王兵定义为: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1]

(2)杜江定义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2]

(3)舒象连定义为:乡村旅游是融民俗文化、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美食、体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它是以休闲度假为宗旨,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古老乡村劳作、了解风格各异的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回归自然和走向自然的最佳通道

[3]

(4)章家恩定义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内容和乡土文化为基础,通过整体规划布局和工艺设计,加上一系列配

- 3 -

套服务,为人民提供观光、旅游、修养、增长知识、了解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再结合季节性的果、菜、花实地自采现尝、趣味郊游活动以及参与传统项目、观赏特色动植物和自娱等融为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4]。

2.1.2 生态旅游

关于生态旅游地定义:

生态旅游是个新名词,它出现不过20多年历史,然而却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而形成蓬勃发展、内涵丰富的旅游体系。有的学者将生态旅游概括为“回归自然之旅”、“健康之旅”等。至于其表征形式更为繁多,以下是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1)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墨西哥人H.Ceballos-Lascurain 于1983年提出的。他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旖旎的风光和乐声动植物。

(2)1989年Ceballow-lascurain定义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心情享受旖旎的风光和考察野生动植物。

(3)Erlet Cater (1994)定义:生态旅游是旨在保护旅游区生态环境的旅游形式,是由游客的旅游活动和旅游区政府、民众的旅游组织工作有机结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

[5]

(4)中南林学院吴楚材教授定义为:城市人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种旅游叫做生态旅游。

2.1.3 农业旅游

关于农业旅游的定义:

- 4 -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乡村旅游等

[6]

下图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情况,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分布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旅游发达的地区并不是集中于乡村地区,而他们往往分布于城市的郊区地带,这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

3“农家乐”对整个乡村旅游的作用和影响分析

- 5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7 景泰黄河石林农家乐论文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7 景泰黄河石林农家乐论文 - 图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27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