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现状1.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不断减少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国内银行业绝对的主导地位,不管是在资产规模上还是业务份额上,都占据了约70%以上的比重。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份额一直在不断缩减,而其它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以更高的速度增长。其份额已从95年的近80%缩减到了2001年的70%左右,而其它商业银行,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份额则不断扩大。2.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迅速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研究报告表明,2001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城市信用社在业务发展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存款贷款业务稳步发展,市场份额增加,不良资产比例下降,经营效益提高,支付风险减少,内控水平有所改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市场信誉明显提高。 截止2001年末,上述三类机构资产总额为339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6%,占全部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9.8%,比上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264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7%,占全部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的18.8%,比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75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68%,占全部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17.7%,比上年上升2.2个百分点。在8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组建的一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款、贷款的增长速度均是最快的。截止2001年末,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及烟台住房银行资产总额23858亿元,负债总额22828亿元,所有者权益103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29%和6.9%;存款余额184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659亿元,增长33.7%;贷款余额122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038亿元,增长33%。2001年末上述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比率为12.9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42个百分点,基本达到了人民银行提出的监管目标。在冲销以前年度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约33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利润105.01亿元,比上年增加0.27亿元;提取呆账准备金230亿元,核销呆账6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62亿元和33亿元。截止2001年末,呆账准备金余额为3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1亿元。 外资银行的发展速度不如想像中快 3.外资银行发展情况 据人民银行统计,到2001年9月底,外资银行在华共有营业机构近190家,其中分行158家,下设支行6家,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深圳、北京、广州、天津等地。外资银行总资产440亿美元,其中贷款186亿美元,存款65亿美元。 下图是91年以来,外资银行的规模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外资银行迄今为止还未真正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其资产规模近几年来也只有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而贷款余额甚至还有所下滑。外资银行发展速度不如想像中快,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外资银
行的人民币业务开放是逐步开放的,另一方面是由于97年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外资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受到较大影响,从而对银行信贷的需求也明显下降,这对以三资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外资银行造成了较大影响。
未来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是支持银行业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预计银行业的发展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三、我国银行业的成长性分析我们预计国内今后十年仍将保持5-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20万亿左右,较现在翻了一番。银行业的增长趋势应当能够在GDP的基础上继续维持,并且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货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则届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将达到40万亿以上,达到目前水平的三倍左右。1. 银行业与宏观经济同步成长 中国宏观经济进入90年代以来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其中1994到2001年的年均名义GDP增长率达到了10.8%。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同样保持了高速增长,200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59.6元,是1994年的2.16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1.6%。
个人业务将是今后银行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2.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速度最快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居民收入及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是银行业保持增长的重要保证。但不同类型的银行从中受益的程度将有所不同。我们认为,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受到历史包袱、资产质量等问题的影响,其增长速度将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市场份额进一步受到蚕食,而受益最大的应当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尤其是已经上市或正在准备上市的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另外,部分重视中国市场并已经开始在国内设点的外资银行也可能获得较快的发展速度,例如香港的汇丰银行,但是就外资银行总体而言,发展速度不一定很快。3.潜在业务方向 国内传统的银行业务都是以公司业务为主要利润来源,这一点在国外银行业的初级阶段一样。但是,从国外发达国家银行发展的历史轨迹和趋势看,个人业务今后将是银行业务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与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金融需求也不断增加是分不开的。美国1968年的个人贷款只有584亿美圆,而到2000年底,个人贷款余额则增加到6097亿美圆,32年间增长了10.44倍,从七十年代开始,个人贷款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6%以上。从国内的情况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个人银行市场迅速形成。目前,约有3000万的城镇居民已经步入了中等或以上收入阶层(年收入在35000元以上),因而他们将成为多种金融产品的潜在消费者。而这一人
群的规模还在迅速扩张,几乎每两年就翻一番。此外,这些中高收入人群中约有4%,即120万人拥有80万元以上的存款,因此这部分人将成为未来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保证。另外,目前国内银行的贷款利息还是收入的最重要来源,而在发达国家,许多中间业务所创造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已经越来越大,2000年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占比平均达到了26%,传统的贷款利息收入占比则从六十年末的67%下降到57%。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今后在收入结构方面也很有可能发生转变,中间业务创造的收入将越来越大。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但由于外资银行完全开展人民币业务还需人行审批,加上国外银行对国内的谨慎态度,预计近两三年其业务发展对国内银行的影响不会太大。 四、WTO影响分析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正式加入时,取消外资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地域和客户限制,外资银行可以对中资企业和境内居民开办外汇业务;(2)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分步开放国内大中城市,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地域限制;(3)逐步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加入后2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境内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加入后5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境内客户提供服务;(4)加入时,允许已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经过审批可向其他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地区和客户办理人民币业务;(5)发放经营许可证坚持审慎原则。加入后5年内,取消所有现存的对外资银行所有权、经营和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进行限制的非审慎性措施;(6)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问题,协议规定:设立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消费信贷业务,可享受中资同类金融机构的同等待遇;外资银行可在加入后5年内向境内居民个人提供汽车信贷业务。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加入使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又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讲,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从区域上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于东南沿海的大中城市和内地的中心城市。外资银行受利益驱动,很可能会首先抢占这些地区,然后再向周边地区扩展业务,从而与国内商业银行在地域上发生直接的竞争和抗衡。(2)从业务范围来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都将较大客户的批发性存款和批发性贷款作为业务重点,而外资银行进入后,受人员、网点的限制也会首先争夺批发性银行业务。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将首先在批发性银行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另外,在中间业务、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投资银行业务方面,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也要面临外资银行的挑战。(3)从经营管理机制上看,外资银行经营机制更加灵活,营销技术更成熟,服
务理念更超前。而国内商业银行虽然不断进行商业化改革,但未形成完全意义上的法人产权制度,受各种政府及非经济因素干预较多,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4)从业务创新能力来看,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国内大部分银行的业务创新主要还是对传统业务的完善和组合,它与外资银行以金融衍生品为主要内容的金融创新还有一定差距。当然,外资银行在国外可以混业经营,但是其混业产生的金融新产品能否获得人行的审批还有待人行出台相应的政策。(5)从政策环境来看,外资银行享有一些超国民待遇。在税收上外资银行享受所得税为15%,且享受“二免三减”的优惠政策,而中资银行所得税均为33%;在收费上,中资银行承担很多社会责任,费用负担高。(6)从人才的竞争力来看,外资银行将以富有生机的经营管理机制、良好的培训机制、优越的工作环境、优厚的薪水待遇、重视个人价值等条件,吸引一大批内资银行的优秀人才,国内商业银行可能会因此损失一批业务骨干。从以上分析看,入世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影响非常深远,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很大,尤其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外币业务将首先受到冲击。但是由于我国对银行业的承诺是分地域、分业务逐渐开放,因此,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的影响也是不均衡的。深圳和上海的银行受到的冲击可能会相对大一些,但是由于外资银行目前完全开展人民币业务还需时间,加上国外银行对国内的谨慎态度,以及银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体系而受到的保护程度,预计近几年其业务发展对国内银行的影响不会太大。另外,由于外来压力的存在,反而会迫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尽快进行内部改革,努力创新,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过激烈的竞争洗礼后反而会脱颖而出。
表2 银行业开放进程 时间 开放城市 开放业务
入世同年 上海、深圳、天津、大连 开放当地三资企业*和本地企业的人民币业务。 2002年 广州、青岛、南京、武汉 2003年 济南、福州、成都、重庆 2004年 北京、昆明、珠海、厦门 2005年 汕头、宁波、沈阳、西安
2006年 全国 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包括个人存贷款,同时不受股权条件限制 *三资企业指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
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是一个受保护程度最高的行业,但可能受到的冲击程度也是最强
的。
银行赢利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某一特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收入构成、费用控制等其他因素共同对银行利润形成影响,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 五、利率水平与银行赢利1. 利率水平和银行赢利水平 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利率水平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从96年利率水平达到高点后,利率水平又逐渐下降,人们一般认为利率较高时利差也较大,而实际情况是现在的低利率水平下,利差反而是十年来的较高水平。银行的赢利主要受到利率水平绝对数的影响还是主要受到利差的影响?这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因为利率可能随时变化,直觉告诉投资者它将影响银行的赢利水平。浦发和民生银行的成立时间较短,而深发展的历史较长,应当更能说明问题。深发展的赢利水平是逐渐下降的(以ROA为指标),同时期利率水平也在逐年下降,而利差却有所增加,似乎银行赢利与利差的关系不如与利率关系密切。但是从美国的情况看,银行ROA和利率水平似乎关系并不密切(见下表)。如93年美国银行业的平均ROA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同期国库券的收益却只有3%,89年国库券利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同期银行的ROA却是有史以来的低点0.49%。通过对下表中的两个数列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在0.10的检验水平下两者相关性较为显著,而在0.05的检验水平下两者没有显著相关)。因此,银行赢利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除了相互之间的直接影响外,某一特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构成、收入构成、费用控制等其他因素共同对银行利润形成影响,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差别很大。
利率的放开有可能造成同业之间的不良竞争,从而进一步缩小利差。目前,利差收入仍在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利率逐步放开会使银行的获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受到一定影响。 2.利率市场化及其影响近年来国家已将利率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此外,人民银行正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逐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体系。在放松利率管制的基本步骤上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浮动后放开” 的渐进式策略。目前人民银行已先后放开了同业拆借、证券回购利率、银行间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和境内的外币贷款及大额存款利率。利率逐步放开后,商业银行竞争方式将转向价格竞争,就存款而言,为了争夺存款,抢占市场,可能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利率;就贷款而言,商业银行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有趋同趋势,一些优质客户成为商业银行共同争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招商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