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0139西方经济学(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6 本文由情绪别致的疯子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西方经济学作业(一)

一、 单选题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 B 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等于1 D.为0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B

A.成本增加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技术水平提高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B

A.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 C.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 D.边际成本小于零

5.一个企业的市场占有额越高,表明 A

A.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 B.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低 C.该行业的竞争性越强 D.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

6、周期性失业是指 C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所引起的失业 C、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失业

7、奥肯定理是说明 C

A、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B、通货膨胀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关系的规律

C、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D、人口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统计规律

8、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A

A、中央银行 B、商业银行 C、财政部 D、金融中介机构 9、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

10、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 B

A、控制利率 B、控制货币供给量 C、两者并重 D、控制物价水平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 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12、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B ]

A、1年内 B、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C、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13、固定成本是指 [ A ]

A、企业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企业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需要的费用 D、平均每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费用

14、某企业生产1000单位产量时用110元,生产1100单位产量时用133元,在这个范围内生产额外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是 [ D ] A、0.11元 B、0.12元 C、0.14元 D、0.23元

15、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 C ]

A、由消费者决定 B、价格一旦确定就不能变动 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D、可由企业任意决定

16、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是 [ C ]

A、消费物价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三、计算题

1、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上升10%,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5%,这两种商品的需求

交叉弹性是什么?这两种商品是什么关系? 解:Ecx = △Qx/Qx /△Py/Py =15% / 10% = 1.5

由于交叉弹性为正值,故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

2.社会原收入水平为1000亿元时,消费为800亿元;当收入增加到1200亿元时,消费增

加到900亿元。请计算边际消费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解:MPC =△C / △Y = (900 — 800 )/ (1200 —1000)= 0.5 MPS = △S /△Y = (1200—900)—(1000 — 800 )/ ( 1200 —1000 )= 0.5 或:MPS = 1 —MPC = 1 — 0.5 = 0.5

四、 问答题

1、供求定理的内容。

解答:1)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需求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3)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

4)供给的增加引起均衡数量增加,供给的减少引起均衡数量减少 2、根据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的含义。

答: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3、什么是需求交叉弹性?如何根据交叉弹性系数来判断两种商品之间的关系。

答:1)需求交叉弹性,指相关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比率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比率。

2)交叉弹性为负值,商品为互补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互补关系越密切; 3)交叉弹性为正值,商品为替代关系,其弹性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替代关系越强; 4)交叉弹性为零,则这两种商品之间没有关系。 4、序数效用论是如何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解答:1)序数效用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说明消费者均衡的实现的。

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

的一条曲线。

3)消费可能线又称家庭预算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4)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5、汽车价格下降、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都会使消费者对汽车的购买量增

加。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答:(1)汽车价格下降引起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由a点移动到b点,见图1。

(2)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增加,这种需求增加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即从D1移动到D2,见图2。 6. 简述结构性失业存在的原因

答: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最低工资法、效率工资和工会的存在。

最低工资法:当存在这种立法时,劳动市场会出现供大于求,从而有失业。 效率工资:是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采用效率工资对企业有利,但企业会减少所雇用的工人,从而引起失业。

工会:是劳动供给的垄断者,企业迫于工会的压力不得不提高工资,从而减少雇用的工人,会引起失业;对于工会会员,工会可保护他们的高工资,从而引起非会员就业困难。 7. 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不同。

答: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解决资源利用问

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西方经济学作业(二)

二、 单选题

10、.引致消费取决于 [ C ]

A、收入 B、边际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自发消费

11.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 A ]

A、政府需求 B、投资需求 C、消费需求 D、国外的需求

12.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 C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13.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 A ]

A、经济中没有失业 B、通货膨胀率为零

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分配平等

14.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 C ]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5.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 [ B ]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生产总值不变,贸易收支状况不变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三、 填空题

12、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微观经济学____ 和 ___宏观经济学___。

13、需示曲线是一条向_____右下方____倾斜的曲线,它表时某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成___反方向___变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00139西方经济学(定)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00139西方经济学(定)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32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