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作业指导书编写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的编制要求,统一和规范了HSE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的形式和内容,旨在强化HSE管理体系在基层组织的有效落实,实现对常规风险的有效控制,进而提高HSE绩效。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1002.1-2007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Q/SY1002.1-2007确立的以及下列属于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HSE作业指导书 HSE instructional document of operation 是规范基层组织岗位员工常规操作行为的工作指南,是对专业常规HSE风险的管理,是与基层组织岗位员工操作行为相关的作业文件的总称。是在对专业常规作业进行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削减和控制等风险管理的基础上,把制定出的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融入到岗位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岗位操作规程、巡回检查及主要检查内容和应急处置程序中,通过岗位员工的执行来实现对专业常规HSE风险的控制及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 3.2 基层组织 foundation organization
指从事生产经营及服务活动的基层站、队等。 4 管理内容
4.1 岗位任职条件
4.1.1 应根据专业特点对基层组织的岗位完善任职条件,岗位任职条件应作为岗位员工担任本岗位工作的基本条件,并作为员工能力评价的依据。
4.1.2 应对有特殊要求的岗位及特种作业人员提出相应要求,以有效实施HSE管理。 4.1.3 岗位任职条件应包括但不限于:
a) 文化素质:指从事不同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程度; b) 身体状况:指从事不同岗位的员工应具备的身体健康条件,对特定岗位应明确其特
殊禁忌要求;
c) 资历:指员工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岗位的工作年限;
d) 持证情况: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集团公司及企业有关规定,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
必须持有的有效资格证书;
e) 技能等级:指员工从事本岗位工作,经技能鉴定考核(试)应达到的技能水平; f) 技术职称:指有技术职称要求的岗位应达到的技术职称条件。
还可增加专业、视力、听力、外语水平等合适工作实际情况的其他任职条件,如可行,条件应予以量化。
4.2 岗位职责
4.2.1 应根据专业特点,完善基层组织的岗位职责。 4.2.2 在完善岗位职责时应:
a) 重点突出本岗位所负责的主要工作以及HSE等方面的责任; b) 满足基本工作要求及HSE管理要求,突出岗位的风险管理,确保组织HSE方针的贯
彻和目标的实现;
c) 将各岗位的职责界定清楚,防止出现重叠和空档。 4.3 岗位操作规程
4.3.1 应根据专业特点,修改完善(制修订)岗位操作规程,以规范岗位员工的操作行为。 4.3.2 修改完善操作规程时,应尽可能将其分解到具体岗位,按岗位进行编写。如确因作业配合程度密切,操作难以分解到某个岗位,也可按作业工序为单元进行修改完善。 4.3.3 岗位操作规程应:
a) 突出风险管理内容,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风险削
减和控制措施,并将这些风险削减和控制措施融入到相应的操作规程中; b) 对所设计的主要风险进行提示;
c) 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岗位员工掌握和使用。 4.4 巡回检查及主要检查内容
4.4.1 应根据基层组织岗位状况及工艺特点,明确巡回检查路线及主要检查内容。巡回检查及主要检查内容应作为编制检查表的依据。 4.4.2 巡回检查及主要检查内容应:
a) 明确检查的频次、时机、记录,以及对不符合项整改和验证要求等内容; b) 明确具体检查点(项)和具体检查内容;
c) 检查内容应覆盖全部活动及所设计的设备设施、工(器)具等; d) 应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检查内容; e) 检查路线宜按照检查先后顺序进行编写,尽量避免路线重复交叉,对重点部位可进
行确认检查。
4.5 应急处置程序
4.5.1 应根据基层组织结构和专业特点,将主要的、常规的应急处置预案中与岗位相关的应急处置程序纳入HSE作业指导书,便于岗位员工学习和掌握。
4.5.2 应急处置程序应明确发生应急事故(事件)时,应急处置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4.5.3 应急处置程序应简练、实用和可操作。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HSE作业指导书编写指南(word)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