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问答题
2010年至2013年,填空题的分值越来越低,问答题则成为了综合题中主要考查手段,2013年共出现了5道问答题共40分。2013年出现了2个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问答题,这在2010—2012年从未出现过的现象,可以说文综改革以来广东第一次在自然地理方面专门设计界问答题。从考题来看,一是考雷雨的原因。二是考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这两种地理现象都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都需要利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来解释。这也十分符合广东高考出题思路:密切联系生活,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来解释身边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水系、土壤、生物(植被)、资源等。2013年考查了气候、生物要素,2014年会不会侧重考查地形、水文水系、土壤呢?据说2014年出题教授中,有两位是土壤类的专家。然而也要注意,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都有与气候相关的问答题,这不是巧合,气候是一个地方地理环境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也是与我们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外省题中许多地方多年高考经常考查该内容的问答题,只不过方式,角度不同而已。
由于问答题主要是对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应用,所以我们必须将自然地理各要素的原理和规律好好总结。同时注意,高考题中的问答题有许多答题点来自材料,所以必须将所学的地理原理和规律结合材料来分析。
以气候为例:
特征:气温 降水 影响因素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 气候 主要气象灾害: 风沙(沙尘暴):风大、沙多 旱灾:降水少,用水多 洪灾:降水、地形 寒潮:冷(一般5℃以下) 降温快(24小时下降10℃) 台风: 气候资源: 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风能:风力大小原理
1、广东2013地理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
90°E 120°E 太 平 苏拉威西海 亚 洋 150°E 苏 0° 印 印 马来西亚 门 新加坡 答 西 加里曼丹岛 尼 度 苏拉威西岛 腊 岛 爪哇海 爪哇岛 班达海 东帝汶 南海 文莱 亚 西 马来 0° 伊里安岛 (新几内亚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 阿拉弗拉海 澳大利亚 8°S 度 8°S 洋 90°E 120°E 图8 150°E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
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
【2012海南卷】2.(10分)图8海港城市基隆年降水量在3200毫米以上,年降水日数为214天,素有中国“雨港”之称。
根据图文资料,分别简述基隆冬、夏半年都多雨的原因。(10分)
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金 30 沙 7556 1500 06740 江 3000 1000 2000 25 0攀枝花 昆明 100 0国界 7556
1000 0105 2000 山峰/高程/米河流 等高线
1000 攀枝花 0 10 20km 图7a
图7b
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4.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2° 50° 500 134°
50° 500 122°
500 134°
200 200 500
图 例
500 200 200 -2~-1℃ -4~-2℃
1000 200 图 例
200 -25~-0%
500 200 0~50% 50~100%
1000 100~200%
200 <-4℃ 等高线(米)
42° 42° 等高线(米)
图6 图7
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5、 (2013高考题新课标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8分)
6.(2013高考题北京卷)(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
7.(2013高考题浙江卷)(30分)根据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
2000 40° 1000 图 例
甲 乙 城 市 国界线
1000 250
等降水 量线(mm)
棉花带 河 流
北回归线 墨 西 哥湾 120° 100° 80° 36题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月气温(℃) 7月气温(℃) 甲(37°48′N) 9.3 17.1 乙(36°54′N) 4.7 25.7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分)
地形相关原理和规律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
地势高低 陆地地形
地形地
貌 常考河流堆积地貌,原
理:有泥沙来源;泥沙
能够堆积(水流速度减
慢,如山前,凸岸,入
海底地形 海口等)
各地高考中很少出现过专门针对地形出问答题,考查较多的是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特征描述内容: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其他特殊地形地貌特点
8、
2012,福建高考 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7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高考复习之自然地理问答题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