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应有容错能力和防护性能;具有软件运行故障的监视功能;有完善的实时操作系统;有各类正常呼叫接续处理功能;具有完善的系统控制功能;具有路由及话务量控制功能;
具有对各种硬件设备测试功能;具有对软件、硬件运行故障的监视,有完善的故障告警及故障处理功能,有与集中维护管理中心相配合的控制功能;具有完善、方便的人机通信控制功能;具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功能;具有故障诊断和故障定位功能。
软件维护管理功能要求:故障诊断软件应能对硬件故障进行诊断和定位,故障进行诊断定位后应能显示或打印。
对硬件故障进行诊断定位的精度要求:用户电路、中继电路定位至每一电路;及各公共部件电路,如处理机、交换网络、接口电路、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等应能达到:70%的故障能自动定位至1块板,90%能自动定位至3块板,100%能自动定位至5块板。 3.6 综合网管系统要求
3.6.1本次工程要求配置网管系统一套,该系统要求能搜集本次丰城电厂生产区交换机的告警和话务统计数据加以统计和处理,可综合掌握各交换机的告警情况和话务情况,可实时地监测各交换机发生的告警,以便于及时发现各种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和调整,同时对各局提供技术支持,以维持本网安全,高效地运行。
3.6.2该系统应采用非常友好的人机界面,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体现出各个交换局的位置和各交换局之间的连接关系,并为用户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和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可通过鼠标或菜单查看各局的告警和话务统计,并可监视本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系统能为用户提供灵活的配置方式,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地增减交换局,修改交换局的位置,配置各局参数以及端口参数等。
3.6.3各交换机能通过专线或网络将告警和话务统计数据送到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则可通过系统屏幕监视各局情况。系统的维护终端通过拨号方式或计算机网随时进入各局交换机的数据库进行维护。
3.6.4本设备要求能对来自交换机的三级告警(紧急告警、大告警、小告警)提供声光报警,对机房的二次电源、温度、湿度进行监视及越限报警。 3.7 系统性能
3.7.1 供电
交换系统应支持一次电源冗余,可同时接入两路直流-48V电源,系统内置一次电源冗余装置;
系统应采用分部式供电方式,交换机各板件均具备独立的电源装置,具备电源转换功能,可实现由-48VDC电源转换板件所需电源。
3.7.2 公共控制单元
? 交换机公共控制单元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公共控制单元支持交换机的系统存
储及管理、提供交换矩阵,系统存储及管理单元和交换矩阵需集成到一块板件上。 ? 交换机公共控制单元需为双主控板设计,可同时安装电路交换及软交换两套操作系
统。
? 公共控制单元具备网络接口,支持TCP/IP协议 ? 公共控制单元支持热插拔功能
? 交换机铃流单元为分部式设计,铃流内置于与每块用户板。 3.7.3 网络能力
交换机内置独立的局域网,具备专门的以太网网络交换单元,为交换机所有插槽均分配100M/1000M以太网资源;
交换机中的IP接口板可通过背板总线接入到系统内置的局域网中;
交换机具备专业的对外的以太网口,可通过此网口,将系统连接至企业局域网中,便于IP终端的部属,以及与其他系统联网。
交换机支持2套独立的以太网络,互为备份; 3.7.4 VoIP
交换机支持完善的VoIP功能,系统需支持软交换控制及管理功能,软交换控制模块可以通过主控板升级的方式,内置于交换机公共控制单元板中,不采用外置软交换控制系统。
系统具备完善的软交换业务,可实现软交换行政功能; 3.8 业务支持
3.8.1 系统业务
? 卖方的交换设备应提供PSTN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 ? 交换设备可以提供100%用户的呼叫拦截功能。
? 连选用户组的群组数量和每组连选线数量除交换机总容量外不受其它限制。 ? 连选用户组送出的主叫号码可以是引示号或单线号码两方式。
? 对于要求主叫用户号码的业务,局间传送的主叫用户号码必须是PSTN号码,操作维
护终端显示的号码必须是PSTN号码。 3.8.2 集中用户交换业务(CENTREX)
? CENTREX的功能主要由软件提供,交换机不应增加或修改硬件设备。
? CENTREX用户可以享有公网上的全部基本业务性能、特服业务及新业务功能,并同时
具有适用于酒店、企业、集团等的PABX的功能。
? 同一个CENTREX用户群的用户既可以是模拟用户,也可以是数字用户。
? 群内呼叫(CENTREX内部呼叫):同一CENTREX群用户内部呼叫时直拨分机号码;可
对分机设定限制群内呼入或呼出; 群内呼叫也可以由话务员进行转接。
? 群外呼入(群外用户呼入CENTREX): 群外用户可以直拨群内每个分机用户的PSTN
号码,实现DID功能; 群外呼入也可以由话务员或语音提示进行转接;对于群外及群内来话,交换机应提供两种不同的振铃音; 群外来话为正常振铃音,群内来话为特殊振铃音,特殊振铃音的铃信号断续可由人机指令限制,其他要求与普通振铃音相同;可对分机设定“限制接听外线来话”。
? 群内呼出:分机无需话务员转接,拨外线字冠后,可直拨群外号码,实现DOD功能;
可对分机限定“限制对群外发话”;分机拨外线字冠后,交换机可设置发送或不发送二次拨号音。可通过人机命令设置二次拨号音频率;多重限拨功能应提供不同种类的号码限制功能,如限拨国际长途、限拨国内长途、限拨某些区号、某些局号或某一电话号码,并提供正限、反限的方式及多种组合功能;分机可经由话务员或其它分机转至外线。
? 系统可对群内、群外呼叫实现下列新业务性能: a、缩位拨号 b、热线服务 c、呼出限制 d、免打扰服务 e、闹钟服务 f、截接服务 g、呼叫等待 h、查找恶意呼叫 i、遇忙/无应答/无条件前转 j、遇忙回叫 k、三方通话 l、缺席用户服务 m、立即计费
上述各类新业务的用户操作流程及编号,参见相应的邮电部规范。 ? 提供授权秘书代答功能 ? 单叫多显功能
多个话机共用一个号码,有来话时,所有的话机同时振铃,但只有一个人接听,话机之间互相保密。
? 可以在群内遇忙前转和久叫不应前转,当前转不成功(用户忙、中继忙、空号、设
备拥塞等)时,应能提供转和不转话务座席两种方式。
? 异地设置无条件呼叫前转,可在电话异地对用户线设置无条件呼叫前转功能,要求
如下:
? 异地话机可以是公网电话;
? 被设置前转的用户线是在商业网内的,该用户线应具有密码,经密码验证后方可
对其来话进行前转设置使用。
3.8.3 ISDN业务
? 交换机应能提供ISDN承载的所有功能:
? 交换机的ISDN 端口具备连接四类传真机(G4)的功能。
? 交换机应能够通过ISDN的PRI接口与MCU相连,为通过ISDN 2B+D接入的会议电
视终端提供多点的会议电视业务。
? 交换机ISDN补充业务的技术要求及信令流程见邮电部《ISDN用户网络接口补充业务
技术规范》。 3.8.4 计费功能
? 按《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中的计费方式进行计费(本地、国内长途
和国际长途)。
? 能够灵活设置录音通知的计费费率和提供录音通知免费的功能。
? 对于同一中继群的计费方式可同时采用复式计次软表和详细话单的计费方式。 ? CENTREX业务的计费 ? ISDN业务的计费
? 提供对各种新服务功能的计费。 3.8.5其他业务
? 交换机应能提供64方以上的会议电话功能,至少可以同时分成20个组,通话质量
符合原邮电部相应标准,具有临时增删与会方的能力。
? 交换机具备密码计费的功能。对于没有长途呼叫权的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密码及账
号进行长话呼叫,并根据该帐号进行记费。
? 交换机提供主叫号码显示功能,并可对全部用户开放。 3.9 系统维护
? 具有功能齐备的维护终端;
? 维护终端的软硬件必须可靠,采用WINDOWS中文视窗系统,界面应友好而完善; ? 通过终端可进行各项维护操作;
? 具有话务统计功能,格式由厂家与用户协商确定(厂家可以提供建议格式)。 ? 通过终端可显示系统的所有数据,包括系统数据、用户数据、中继数据、告警信息
及其他必要参数;
? 具有电路例行测试功能:可自动对指定的用户群(含中继用户)进行话机到话机的测
试,保证行政电话的随时可用。
? 通过终端可在线设置或修改全部系统数据、用户数据、中继数据及其他必要参数;
3.10系统指标
? 可靠性指标和保护措施
?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TR(平均修复故障时间)指标: ? 为提高系统可靠性,必须满足MTBF>10年,MTTR<1小时。 ? 可靠性指标及测试
交换机关键板件,包括主机板、网板、信号音、NO.7信令链路板、时钟板等必须采用主备热备份的工作方式。 ? 过压保护和抗干扰
? 详细说明交换设备实现过压保护和抗干扰保护的具体方式、内容和相应指标。 ? 为预防过流过压对设备的损害,用户电路应有二次保护措施。在遇高压或大电流
等意外情况时,要求用户电路不受影响,交换机公用设备绝对不受影响。 ? 进、出建筑物的电源和信号电线路均应加浪涌保护器。通信设备耐冲击过电压额
定值及浪涌保护器的标称放电电流等参数均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 信号线路二级保护要求
? 一级保护:在总配线架的保安接线排上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 ? 二级保护:交换设备本身采取的过流过压防护措施。
? 3.5 不加一级保护时,交换设备应能经受住下述各项规定的过电压值:
⑴ 交换设备应能承受在通信线路上峰值电压为1000V的雷电感应过电压,而不降低任何部件的性能。
⑵ 交换设备应能承受电力设备故障在通信线路上引起的650V、0.5秒以内的纵向过电压,而不降低任何部件的性能。
⑶ 电力线与通信线路相接触,交换设备遭受220V(50HZ有效值)15分钟的影响,没有着火危险。
? 3.6 加上一级保护时,交换设备应能经受住下述的各项规定的过电压值:
⑴ 交换设备应能经受住上面5.(2)和5.(3)的各项规定的过电压值; ⑵ 交换设备应能经受住雷电过电压值:
? 峰值电压:4000 V ? 波前时间:10 μS ? 半峰值时间1000 μS ? 过压自动恢复
保护设备在经受雷电和电力线故障感应电压的冲击后,不损坏用户电路的情况下必须能够自动恢复而无需维护人员干预。
? 卖方提供的系统对其它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其本身具有的抗干扰能力,应符合中国信
息产业部(或原邮电部)相关标准。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远东哈里斯程控交换机技术规范(2)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