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试论需求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结合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6 本文由尽力讨好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方式来看,又分为精神需求和实际需求、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抑制性需求和激发性需求等。思想政治教育所要研究和关注的需求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需求,但由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往往与物质需求息息相关,甚至是其在思想领域的集中反映,所以,在研究人们精神需求的同时,对人们物质层面上的需求也要予以关注。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了解和掌握群众的需求:一是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去,多与教育对象交朋友;二是运用心理学、测学等知识来分析研究群众的需求及其变化趋势,掌握人们的需求特点;三是建立社会舆情系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多方收集社会思想动态,把握群众的需求脉搏。

3、将引导群众需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点

群众的需求复杂多变、千差万别,其需求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有眼前和长远之差,有个体性和群体性之别。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了解群众有哪些需求,更要进一步分析哪些是应当满足的需求,哪些是应当抑制的需求,以便“对症下药”。对于那些不切实际的过高需求,要循循善诱进行说服教育,对无理的个人主义需求,应当进行有说服力的批评,对一些正当的、但一时又不能满足的需求,除了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和说服外,还要使其有盼头。在引导人们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重视精神需求的追求。通过积极引导,使人们自觉地抑制自己的不合理需求,激发正当需求,促使人们把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把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结合起来,促使人们的思想朝着正确

6

的目标迈进。对人们的需求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味迎合,必须主动做好引导。对符合时代要求的需求应大力提倡,对合理需求应予以尽量满足,对有害的需求则要理直气壮地反对。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人们的思想动向、 转变,坚持从需求这个起点出发,在了解、引导、满足人们的需求上下功夫,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努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需求理论的几点要求

1. 关注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我们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应分析教育对象的不同需求,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教育对象,把握他们对各种利益的需求结构。因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人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利益需求也是不同的。如中青年职工比较关注实际的物质利益,知识分子则更加注重精神利益。而当代大学生则对政治利益的要求表现在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对物质利益的要求表现在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毕业后待遇高低的关心,对思想文化利益的要求表现在对知识、艺术和友谊的渴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工作方法要以对象、时间、条件为转移。现实中,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忽视人们利益需要的差异性和层次性的做法,不管什么教育对象,也不论多少人,一刀切,一锅煮,千篇一律。这就没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能很好地实现和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当然也就因为没

7

有针对性而削弱了教育的实效性。

2、 把解决思想问题和满足群众合理需求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必须落实到满足群众的需求上来。既要采取民主的办法,摆事实讲道理,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 ;同时更要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满足其合理需求。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1江泽民也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能挂在嘴上,不能搞‘虚功’,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开展工作。”2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是提高本单位的效益 ,实现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共同利益。因此,要在职工下岗分流再就业、困难职工解困等难度大的问题上为群众着想,一切要着眼于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展社会生产力上。不引导人们从眼前的、身边的现实需求谈起,就会使人们的进取心失去稳固强劲的动力。因此,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点子上,避免流于形式或空谈,就必须围绕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矛盾 、利益的碰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之以需,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满足群众合理需求结合起来,引导群众把本职工作做好。

1

毛泽东选集[M] 第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第1318页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0年版第90页

8

2

3、把满足人们需求与倡导奉献精神结合起来

我们不能忽视或否定人们的需求,但又不能仅停此在满层面上,而是要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觉悟水平。贯彻需求理论,并不是不讲奉献。片面地把满足需求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做好工作的惟一有效方法,只能将人们的思想引向“金钱万能”的泥坑,认为大道理一筐,不如“大团结”一张,什么都用金钱来衡量,鼓吹按酬付劳。事实上,单纯的利益刺激并不是万能的,必须把关注人们的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既要满足需求,也讲奉献精神。不满足需求,奉献精神就丧失了物质基础,不讲奉献精神,社会就不会走向和谐和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奉献精神,不是要人们放弃自己的合理的利益诉求,单纯地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的自我完善,而是教育人们正确地看待义与利的问题,正本清源,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义利并重、义利统一 ,正确地对待奉献和获取的关系 ,把为社会多做贡献作为满足个人需求的前提。如果一个民族不倡导自己的成员发扬奉献精神,这个民族和国家就没有希望。所以,注重物质利益与提倡奉献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 ,不能将二者分割、对立而是要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M] 第四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0

[3]贺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若干问题[M] 北京:中央文献

9

出版社 2000

[4]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试论需求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结合 (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试论需求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结合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0419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