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4
国外矿产资源选区评价项目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仿宋,1.5倍行距)
1 绪言
1.1 工作目的和任务
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3 矿业权设置、股权结构和投资方各方关系及利益分配 1.4 以往工作评述 1.5 搜集资料情况
1.6 本次工作情况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区域地质矿产特征与区域成矿规律 2.1区域矿产概况 2.2区域成矿规律 3 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 3.1地质特征
3.2地球物理特征 3.3 地球化学特征 3.4遥感地质特征
4 异常查证、矿点检查、靶区优选 4.1 异常查证 4.2 矿点检查
4.3 靶区圈定及优选 5 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5.1矿产地质调查工作 5.2物探工作 5.3化探工作 5.4遥感工作 5.5综合研究工作 5.6矿产检查工作 5.7探矿工程 5.8其它工作
6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7结论
7.1主要成果及成果利用设想 7.2存在问题。 7.3今后工作建议
8 附图(区域地质矿产图和工作区的地质图、工作区实际材料图及相应的物探、化探、遥感成果图)
11
附件5
国外矿产资源预查、普查和详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仿宋,1.5倍行距)
1 绪论
1.1 勘查目的和任务
1.2 勘查工作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3 矿业权设置及权益分配
阐述矿权流转情况、矿权人、合作各方的关系及股权结构和变化过程,权益分配情况;中方各单位所占股份及变化,掌控权益分配比例等。
1.4 以往工作评述
1.5 本次工作情况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除计划工作外,新登记矿权情况、在项目所在国的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参与当地社区建设等情况进行说明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区域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概况
(阐述地层、构造、岩浆岩、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场特征) 2.2区域矿产概况
3 预(普、详)查区地质
3.1预(普、详)查区地质特征
阐述其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赋矿层位。 3.2预(普、详)查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阐述物探、化探异常描述及验证结果;物探、化探异常推断(或圈定)矿体的意见。
3.3 预(普、详)查区矿产特征
阐述预(普、详)查区矿化带(点)的分布特征,新发现的矿产地、可供普查(详查)的矿产地的特征及预(普、详)查区含矿性总体评价 4 矿体(层)地质
4.1 矿体(层)特征
综合叙述矿体(层)的总数目、总厚度、含矿率、空间分布范围、分布规律及相互关系,分别说明矿体的形态、产状、变化规律等。
4.2 矿石特征
4.3 矿石类型和品级
4.4 矿体(层)围岩和夹石 4.5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4.6 矿区(床)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 5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预查可从简) 6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预查可从简) 7 勘查工作方法及其质量评述 7.1 勘查方法及工程布置 7.2 质量评述
包括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填图、物化探、水工环、选冶试验、采加化等工作及其质量评述
8资源/储量估算(预查可从简,如按国外标准进行的资源量估算,需说明标准名称并附有资质地质师认可文件,并大致估算对应国内资源/储量级别的资源量)
12
8.1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资源储量估算原则上应当采用我国现行勘查规范推荐的一般工业指标;采用工业指标与一般工业指标不一致时,应当给出必要说明;地质统计学方法估算资源储量,所用软件必须经过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认可。
8.2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从矿体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论述所选择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及其依据,并阐述该方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8.3 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确定
论述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面积、体积质量(体重)、品位(单工程平均品位、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特高品位)、厚度(单工程厚度、水平铅垂厚度、块段平行厚度)等参数的测定、计算和处理方法。
8.4 矿体(层)圈定的原则
说明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等到所确定的矿体圈定和连接、内外推的原则。
8.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根据矿体的勘查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对勘查工作所获得的资源/储量进行分类,说明各类型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及其在地质空间的分布。
8.6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说明各种类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总资源/储量,各类型资源/储量所占矿床总资源/储量的比例。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附(表)说明。
8.7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靠性
抽取一定数量的块段用其他方法进行验算,根据验算结果来评述资源/储量的可靠程度。
8.8 共(伴)生矿产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
分别说明各种共(伴)生矿产的取样方法、基本分析或组合样数目,块段平均品位、矿床平均品位的计算方法、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及结果。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用插表说明。
8.9 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9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预查可从简) 9.1国内外资源状况,市场供需状况。
9.2矿床资源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及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9.3矿山建设外部条件
概述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原料及原料供应、建筑材料来源、货币和外汇管理的稳定性、当地劳务供应等相关法律法规、政治环境及其外部条件的概况。
9.4矿山建设规模和服务年限。 9.5矿床采选工艺 9.6经济效益评价。 9.7综合分析评价
10 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11 结论
11.1预(普、详)查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成果利用设想 11.2预(普、详)查工作投资的有效性分析 11.3矿床主要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评价。 11.4存在问题。 11.5今后工作建议
12 附图、附表(参照国内有关规范执行)
13
附件6
国外矿产资源勘探和矿山建设贷款贴息项目报告编写要求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仿宋,1.5倍行距)
1 绪论
1.1 目的和任务
1.2 矿山(区)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经济状况 1.3 矿业权设置及权益分配
阐述矿权流转情况、矿权人、合作各方的关系及股权结构和变化过程,权益分配情况;中方各单位所占股份及变化,掌控资源和矿产品比例和程度等情况。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2 矿产资源勘探及矿山建设概况
矿产资源勘探项目(矿山建设项目可略)(具体可参照预普祥项目成果报告编写要求4-9章节)
2.1 矿体(层)特征 2.2 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4 质量评述
2.5 资源/储量(含共伴生矿)估算结果 2.6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研究
矿山建设项目(资源勘探项目可略) 2.1 资源/储量(含共伴生矿)探明结果 2.2 矿山开发设计
2.3 矿山开发实际达产 2.4 产品销售及利润分配 3 资金投入及贷款使用情况 4 财政贴息及实施情况 5 投资效益综合评估
5.1项目取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5.2存在的主要问题 5.3下一步工作建议
14
附件7
国外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和信息服务项目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一级标题:小三黑体;二级标题:四号黑体;正文:小四仿宋,1.5倍行距)
1 绪论
1.1 目的和任务 1.2 资料搜集情况
1.3 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2 研究成果(视项目任务不同而格式和要求不同) 3 技术路线、工作方法 4 质量评述
5 经费来源及使用情况 6结论
6.1主要成果及成果利用设想 6.2存在问题 6.3今后工作建议
1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验收暂行办法(含附件1-7) (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