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21远程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门相对独立地的新兴分支学科,是研究远程教育这一新兴教育形态的现象、规律和本质,探讨作为方式或方法的远程教育在人类教育和培训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原理、方法和特点的学问。远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远程教育,即将远程教育这一社会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作为研究客体,探讨这类新型教育形态的发生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丰富的表现形式。
模块1 远程教育的发展与展望(1.1,9.4,9.5)
1.远程教育起源于函授教育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函授教育: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函授教育发源于19C中叶的英国。函授教育的始祖:英.伊萨克·皮特曼(Isaac Pitman)
2.划分远程教育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媒体(媒体的变化).国际上关于DE发展阶段的两个主要流派: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分期表(丁兴富);五代信息技术和五代远程教育(泰勒)
3.三代信息技术与三代远程教育:
第一代信息技术以印刷技术(Print Technology)和邮件通信(Post Communications)为主,对应第一代函授(Conrrespondence)教育
第二代信息技术以大众媒介(Mass Media)和视听技术(Audio-Visual Technology)为主,对应第二代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的开放远程教育(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
第三代信息技术以电子信息通信技术(EICT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为主,以计算机多媒体(Multimedia)和互联网(Internet)为主要代表,对应大三代网络远程教育(Networked Tele-education),或直接成为电子/网络教育E-education)、电子/网络学习E-learning)、网络/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 4.现代信息技术是远程教育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远程教育则是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想的实现途径。
5.英国开放大学实现高质量的远程教育的4个要素: 第一,高质量的多媒体课程学习材料 第二,为学生提供各类学习支助服务 第三,良好的教学管理 第四,扎实的研究基础
6.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学上的成功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精心设计的制作高质量的多种多媒体课程材料,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支助服务 7.远程教育的主流模式:自治的远程教学大学
8.巨型大学的定义:注册在校学生人数超过10万的远程教学大学 9.1977年10月19日邓小平在访问英国前首相希思时表示,我们要利用电视手段来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1978年2月6日,邓小平批示同意《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报告》 10.远程教育中是三网合一:第一个是“天网”,即卫星数字电视网;第二个是“地网”,即“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基地在清华),第三个是电信网 11.我国远程教育的体系结构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远程三重体系基本上是一种三重体系; 单一模式的广播电视大学(多种媒体教学) 双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函授教育) 准模式的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家庭自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我国远程教育形成了一种新的三重体系: 单一模式院校的远程教育 双重模式院校的远程教育
联合体举办的远程教育
12.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的分期表 分期 年代 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 主要媒体 第一代 19C中-20C函授教育 中叶 传统印刷技术 印刷材料、照相、电话、幻灯、邮政运输技术 电唱、投影、录音、电影、早期早期的视听技术 录音 20C中- 多种媒体教学 单向传输为主的电大众媒体(广播电视、卫星电视)、80年代末 子信息通信技术 个人媒体(录音录像、光盘、微第二代 机)、远程电子通信(始)、计算机辅助教学 20C90年代起 开放灵活的远双向交互的电子信远程电子通信(续)、无线移动通程学习 息通信技术 信、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第三代 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技术 对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划分 第三代IT的主要 类型 主要技术构成 教育应用典型技术示例 电子通信技术 同轴电缆、光纤、卫星、数字微波、直播远程课堂、双向交互数字卫星电无线移动通信;数字数据(DDN)视;音频会议、视频会议、音频图像;通信、异步传输模式(ATM)与帧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流卫星广播中继(FRN)通信、分组交换通信(VBI技术) (PAC)、宽带综合服务数字通信(ISDN) 多媒体和超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 网络技术: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络多媒体; 网(TCP/IP协议集)、万维网、信网络资源发布和搜索; 息高速公路、空间因特网 网络异步非实时通信; 网络同步实时通信 人工智能; 虚拟技术; 国家信息技术设施(NII); 全球信息技术设施(GII) 知识(智能)媒体、虚拟教室、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现实、全球虚拟大学 计算机技术 综合技术
模块2 DE的相关概念 (1.2)
13.美国学者穆尔(Moore)在1977年发表的《论独立学习的理论中》论述了教育活动的两大家族:
第一家族:包括各种教育情境,师生处于同一时空,直接面对面的接触;教学是在它被“生产”出来的同一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
第二家族:包括各种教育情境,师生分离,通过电子媒体实现通信,交互存在延迟;教学是在他被“生产”出来的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被消费的。
14.远程教育:教育方式还是教育手段?结合邦克谱系进行分析P125
15.丁兴富在《远距离高等教育学导论》中给出了远程教育的如下5个描述: 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
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 有组织的系统工程 自学为主、助学为辅
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 16.狭义的远程教育定义:
狭义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
17.网络远程教育的相关概念
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各级各类传统学校开设的网络学习、网络课程与网络教育 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指将传统面授与网络远程教学结合起来的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 网络学习Web-Based Learning:基于互联网发布与共享学习信息资源、开展师生间或、和同步通信交互实现学习
分布式学习Distributed Learning:指学习者、助学者和学习资源在空间地域上分散分布而没有一个中心,跨越时空通过协作实现的学习。 数字学习Digital Learning: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电子信息通信通信技术或数字技术的各类学习的总称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指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手持便携设备实现的学习 基于技术的学习Technology-Based Learning: 基于资源的的学习Resource-Based Learning: 计算机媒介学的习Computer-Mediated Learning:
泛在学习Ubiquitous Learning:即基于无线通信网络使用手持便携设备实现的学习,狭义的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同义,广义的泛在学习是指具有三无(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四A(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物-Anybody,任何事物-Anything特征的基于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的数字学习,相当于电子学习与移动学习的总和。 开放学习Open Learning: 灵活学习Flexible Learning
模块3 DE的基本理论(8.4~8.6)
18.分析远程教育教与学重组的原因,观点
19.逻辑起点是学科研究全程的关键支点,它是前半程学科研究的终极目标,同时又是后半程研究(著述)的初始起点。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是远程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的时空分离正是远程教育最本质的属性和要素。
20.丁兴富总结的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是远程教育学的逻辑起点。而师生时空分离的学与教必然带来革命性(解放性)同致命性(缺失性)之间的矛盾是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他认为,远程教育的主要矛盾方面是指在某个特定的远程教育系统(院校、项目、课程)中,远程教育主要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革命性与解放性、致命性与缺失性)中占主导或控制地位的方面。
21.德国的彼得斯是远程教育工业化理论的倡导者和发展者。
22.福特主义:工业化发展中的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消费相结合的经济模式。福特主义生产系统在DE中的体现:以英国开放大学为代表的单一模式国家DE机构。突出的工业化特征:垄断性;规模经济;合理性;规范化;标准化等 福特主义生产范式中3个变量:产品更新(Product Innovation)过程变革(Process Variability);劳动职权(labor Responsibility)
23.新福特主义:一种对整个生产哲学的灵活处理方式,将过程变革与小批量、多种产品结合起来,并为专业化生产寻求具有高回报的特定市场,其目标是以更多的品种和更高的质量来抵消规模经济的下降。现代的远程教育一般都是新福特。最好代表可能是一个由中央控制的、跨国的、由当地管理的系统。
特点:生产过程快速;变革产品更新频繁;劳动职权较低。
24.后工业范式:后工业主义与新福特主义一样追求产品的快速更新,生产过程的变革。但工作的组织形式 发生了变化(等级森严的组织形式被平等的网络形式所替代),劳动者具有充分的职权和高水平的技能。保持了新福特主义中DE课程生产的灵活性,并给教师充分、灵活的开发自主权。代表:计算机会议/计算机媒介沟通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 25.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 源自美.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相对灌输式教学,提倡“做中学”。观点:教师是为了学生的学,即教师的行为目标只有通过学生的行为活动才能实现。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从主动的施教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26.远程学习圈 (Learning Group) P149
丁兴富定义的远程学习圈:用来表示构成远程教育微观层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于一体的远程学习时空域。该理论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广义的资源:组织和人本资源(DE机构及代表)、课程资源(传递教学内容使用的技术、媒体和材料);狭义的资源:多种媒体形式的课程材料。远程学习环境的洋葱头结构模型(P150)
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根基;学生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学生自治(Student Autonomy)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学生学习支助服务(Student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重要条件和保
证
28.远程学习的三种交互作用理论:第一种是学生和(教学、学习)内容的相互作用,第二种是学生和教师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种是学生和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29.远程学习的交互层次理论
陈丽将远程学习中教学交互区分为由低级(具体)到高级(抽象)的3个层次: 操作交互:学生与媒体界面的交互
信息交互:学生与教学三要素的交互(资源、教师和学生)的交互 概念交互:学生新旧概念的交互 30.远程学习中的教学交互模型P359
31.教学交互层次塔模型P359 与P360页的教学交互层次双塔(丁兴富)比较
32.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与班组学习 33.远程学习的写作方式: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自主学习(independent learning/autonomous learning):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通常是独立规划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教学研究远程教育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