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组织性缺氧 D.循环性缺氧
22.属于低张性缺氧的疾病是: ( )
A.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B.贫血
C.亚硝酸盐中毒 D.CO中毒
23.正常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一昼夜上下波动不超过: ( )
A.0.5℃ B.1℃ C.2℃ D.1.5℃
24.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 ( )
A.10% B.13% C.15% D.23%
25.在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炎症时,可出现: ( )
A.白细胞下降 B.“核左移”现象
C.局部血管收缩 D.血流减慢
26.下列关于DIC发病机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细胞受损 B.大量组织因子入血
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D.ADP缺乏
27.典型的DIC根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可分为三期,例外的是:
A.消耗性低凝期 B.高凝期
C.原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期 D.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期
28.DIC在临床上最常出现的四大症状是:
A.出血、休克、微血栓栓塞和溶血
B.出血、贫血、感染和溶血
C.发热、出血、贫血和溶血
D.微血栓栓塞、出血、贫血和休克
29.休克分三型,除外以下:
A.感染性休克 B.失血性休克
C.神经源性休克 D.过敏性休克
30.根据微循环的变化,可以把休克分为三期,其中不包括:
A.缺血性缺氧期 B.休克的难治期
C.休克的恢复期 D.淤血性缺氧期
31.下列关于引起心肌收缩性减弱的基本机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收缩相关蛋白质的破坏 B.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C.心肌肥大的平衡生长 D.心肌能量代谢紊乱
32.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不常见于:
A.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 B.缩窄性心包炎
C.肥大性心肌病 D.高血压性心脏病
33.下列选项中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脏的代偿反应的是:
A.心率加快 B.心脏扩张
C.心血流重分布 D.心肌肥大
34.下列关于心力衰竭时心外代偿反应中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容量增加 B.心率加快
C.红细胞增多 D.血流重分布
35.体循环淤血,下列表现不常见的是:
A.肝颈静脉反流征(+) B.水肿
C.肝肿大、压痛 D.肺水肿
36.从血流动力学角度来看,心力衰竭的表现大致可归纳为三大主征,例外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高中教育急诊科-三基训练习题(东南大学出版社)(8)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