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
1、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
什么叫职工民主管理?它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全体职工依照法律规定,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参加企业管理,以达到合理组织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职工民主管理的概念包含着这样几个含义:(1)职工民主管理的主体是全体职工群众,这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特征;(2)职工民主管理是要依照法律管理;(3)职工民主管理的特点是参与管理;(4)职工民主管理的目的是合理组织和发展生产力。
(三)职工代表大会性质的含义。
在讨论职代会性质的争议中,有的学者著书立说,论证职工代表大会应成为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有论者主张,职工代表大会应成为“咨询机构”,“议事机构”。理由是如果职代会是权力机构的话,便和厂长的权力相冲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工会法》放弃了“权力机构”的提法,规定职代会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这一规定,包含三层意思:
(1)职工代表大会不是一个咨询机构或议事机构,而是一个“行使权力”的机构,即法律赋予它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决定问题的权力,而不只是空架子。权力是力量的力,即强制性的支配力量,与权利不同。权利是法律规定的可以作为或不可以作为一种许可,即依照法律享有利益的自由。而权力意味着具有强制力和支配作用。即职代会通过的决议,厂长也要执行,否则就是违法行为。
(2)职代会行使的权力,不是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而是民主管理的权力,主要表现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的权力。
(3)职代会行使的民主管理的权力,不是少数人或个人的权力,而是多数人的权力,是群体权力,是代表全体职工行使权力。这就要求职代会在行使权力时,要充分实行民主原则、多数人原则。
在现在的一些企业,职代会的作用发挥不是很好。具体表现为:
①职代会工作被淡化,作用难发挥。在有的单位,职代会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②职代会工作流于形式,作用受制约。一些基层单位没有建立职代会制度,而已建立职代会制度的,也有不少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把职代会开成了“纸袋会”,举手会,开过就算完成了使命,会后无活动、无监督、无检查、无落实。
③职代会没有履行好职责,作用被削弱。有的单位在履行职代会职权时避重就轻,如对评议、监督企业领导干部等较为敏感的工作往往落实不好,在维护职工权益上着重眼前的集体福利,对职工在重大决策上的权益维护相对弱些。
制约职工代表大会性质发挥的因素
(1)宏观因素对职代会性质的影响,主要是宏观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57年就实行了职代会制,但在那种体制下,职代会只是一种咨询机构,连厂长也没有权力。职代会干的事就是想如何发动群众,完成上级交给的指标。
从所有制形式来看,现在的职代会指的是公有制单位(即国有和集体)的职代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没有,三资企业也没有职代会。在公有制单位,又分两种情况,国有和集体。这两种企业中的职代会性质不一样。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中,企业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又是生产者,职工有三重身份,在集体所有制企业,职代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决定企业的重大问题。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职工代表培训学习材料(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