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习题,高考,地理,二轮
【答案】3.A【解析】每年11月至次年4月,长江处于枯水期,极易发生咸潮入侵。
【答案】4.B【解析】 ①③⑤都不能解决问题。
【答案】5.AD【解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往往考虑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开冬季的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潮湿)等因素。
【答案】6.AC 【解析】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利于筑港;凸岸天然水面围绕有利于防御。
【答案】7.D 8.C 【解析】读图可知,A地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A地畜牧业发达,矿产资源并不丰富;B地位于阴山山脉南部,并非宁夏平原,此地河流易出现凌汛现象。
【答案】9.C 10.B 【解析】读图可知广州灰霾天数在1997年达到200天以上;广州灰霾天数在改革开放前就开始增加,但并不是逐年增长;1991年到1994年广州灰霾天数不是增长最快的。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气质量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的消费总量.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固体悬浮颗粒物。目前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向大气中排放的固体悬浮颗粒物较多,只有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改善目前严重的空气污染状况。
【答案】11.(1)东部地区比重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变化不大;东部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高。(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 (3)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淹没,对人类健康威胁增加,导致旱涝等灾害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解析】1952—2000年间,东部的碳排放比重始终在50%左右,居于绝对优势,西部比重最低。这个特点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经济发达地区,消耗的资源与能源较多,碳的排放总量大。 控制碳排放量的措施应从开源与节流以及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分析,节流方面,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浪费等。开源方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开发新能源等;保护环境方面主要是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加大碳的回收利用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地理】2010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八)(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