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局部性。他们约占学困生20%左右。他们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
三、心理辅导策略
“学困生”的自尊心一般是很脆弱的,都怕遭冷落,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渴望老师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因此,数学教师在心理辅导时,首要问题是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下面提出一些心理辅导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克服消极心理
1、克服戒备心理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饱受挫折,给他们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消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2、克服自卑心理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成功经历较少,常常处在“冷”的环境中,他们感到抬不起头,直不起腰。因此,教师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变“学数学”为“做数学”。需要注意的是,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大目标、小步子”,逐渐递增,实现螺旋式上升。要多给“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3、克服逆反心理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靠权威、体罚等手段压服青少年学生,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学生反权威、反说教的反抗心态,“学困生”更是首当其冲。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初中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二)增强自信心
1、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曾经在数学学习上的失败,使得“学困生”耿耿于怀,其心理状态必然处于低潮。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劝导,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分析落后的原因,并努力改正,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在跌倒处站起来,克服困难,努力“向成功进军”。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浅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辅导(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