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复习 不挂科
第三、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现代化。
洋务派在办近代工业的过程中,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并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与此同时,洋务派翻译了一批西方的书籍,介绍西方近代的科学文化知识,给当时的中国带来新知识、新学问,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些都无疑为其后的现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一定条件。
第四、 促进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西方近代文化的传播,传统的“重利轻义”、“重农轻商”、商为“四民”之末的观念受到冲击,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在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方面,传统的“夷夏”观念也有所改变,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再视为“奇技淫巧”,“西方”成为中国求强求富的学问。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在清朝晚期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揭开了中国现代化的序幕。尽管最后破产,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鼓吹民权,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虽然未能生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也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通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开办学堂,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开阔了人们的视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维新派的推动下,文化界还形成了广泛的文化革新运动,而且维新派在改革社会风习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
失败原因:(1)客观上,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将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反对变法的守旧势力却相当强大,新旧力量对比的差距预示着这场运动如履薄冰,难以取胜。(2)主观上,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也是这场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到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9)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