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10)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4-06 本文由稀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复习复习 不挂科

所有制。第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虽然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助自己变法维新,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第三,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而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因此,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教训: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就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而“戊戌六君子”的鲜血也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的主张,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

6、如何理解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旨在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传播西学的思想启蒙运动。

(1) 戊戌维新运动是爱国救亡

第一、救亡图存是维新派发动戊戌维新运动的直接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海港,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外国列强在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它们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

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从各自的角度来思考民族的前途和救国的道路,并且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呼声。站在救亡图存最前列的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派,他们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制度,实行政治变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1895年春夏之交,正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奋,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奔走呼号,喊出了“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的口号,发动在京应试的举子们联名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从此,维新变法逐渐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二、救亡图存是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直接目的。从戊戌维新运动所宣传的主张以及颁布的措施,可以清楚地看出维新派的直接目的就是救亡图存。以康有为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历次上书中,不厌其烦地说明只有变法才能御侮、图强,光绪帝赞同变法,也主要是因为面临列强侵逼的巨大压力,感到不变法自强,清朝的统治就不能维持,中国就没有任何出路。

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首先举起爱国救亡的旗帜,要求改革封建的社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1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8629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