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模拟应用
问题00004:
高手您好!现在有个关于模型粗化方面的疑问想请教一下,我以前只是做到建立三维储层模型就结束,没有跟后面的数模结合过,所以现在想请教一下,对三维模型进行粗化后的结果是不是仍是三维网格,只是网格节点数目减少了很多?
特别是垂向网格的粗化,比如说,两层之间的垂向多个网格是不是在粗化后垂向上仍有多个网格而非单个网格?
只是网格数目减少了那?谢谢!!
我是地质大学(北京)的一名在读学生,很感谢您的博客网站,希望能多多交流!
回答:
首先谢谢你访问我的网站!
你说的对,网格粗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小网格数。数值模拟模型要进行模拟计算,但由于计算机内存,计算速度的限制或由于项目时间的要求,不可能直接应用地质模型。通常地质模型网格的数量级在百万或千万,但数模模型的数量级在十万或百万。将地质模型合并为数模模型的过程就是粗化。 粗化分两步,先是网格的合并,然后是属性的合并。网格合并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垂向。 在垂向合并时不要将隔层与储层合并在一起。属性合并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净毛比等。
问题00005:
高手,你好!
谢谢回复!
我想问一下,如果将垂向网格粗化至一个,即变换为平面图以后,这个平面图与按三维网格提取的有效厚度平面图有什么区别呢?或者说,是不是根据三维网格提取的有效厚度平面图只是一个单纯的垂向有效网格节点的累加,而粗化后的平面图程是根据不同属性对应的不同算法得到的呢?也就是说,粗化的平面图,其计算过程要比提取有效厚度平面图的过程复杂?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两个平面图有什么区别吗?你认识哪个能更好的反映储层有效厚度的平面展布规律呢?
回答:
这里面概念不同。比如你把100×100×10的地质模型粗化为100×100×1的数模模型,此时每个数模网格都具有孔隙度,渗透率,厚度,深度和有效厚度属性。对于每个属性,粗化的方法不同,孔隙度的粗化采用体积加权法,而渗透率粗化则要采用流动计算法,有效厚度的粗化要考虑到孔隙度的截至值,应保证孔隙度,渗透率和有效厚度粗化后的一致。你所说的有效厚度平面图通常针对某小层,而且通常是等值线图,往往是将井点处某小层有效厚度相加然后平面插值生成。与粗化是不同概念。简单的说,粗化就是为了数模计算节省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而采用的一系列数学计算方法。
问题00006: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问答(20)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