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60 教育学报2010年
定的教学要点中,区别概念和事实;列出概念,用一句话来表述;比较这些概念哪个更加抽象、上位,然后依次列出,如下例所示:
A.1.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A.1.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
A.1.2.负反馈调节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以及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A.1.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其中A1是核心概念,A.1.1.等是次位概念。这样,梳理概念的工作就完成了。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动。,,这些内容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探究活动,但是这些内容都要与核心概念发展一致,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过于关注细小、琐碎的知识点,强调让学生背诵记忆这些内容。考完试后,学生也很容易将这些内容抛之脑后。当今正处于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的累积日益俱增,如果要指望学生记住许多细碎的信息,这是不切实际且低效的。因此,学生不是需要记忆所有细枝末节的信息或孤立的事实,而是需要深入理解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的抽象规律和原理,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迁移应用于新情境中,以更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更从容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核心概念的学习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是必须将事实性知识置于学习者的概念框架中;第二个是概念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如果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概念,必然需要给他提供大量生物学事实以支撑。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绝不应停留在仅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关注通过事实抽象提出的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这些囊括了某类生物学事实总体特征和规律的东西,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头脑中有一些相异概念的存在,课堂教学活动要帮助学生修正头脑中的相异概念,建立科学概念。
教师们还需要注意教学评价方面。假若评价只针对事实性知识,学生通过记忆书本知识能够很好地完成答题,这样的结果将不会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这样做的另外一个危害是让教师和学生误以为已经掌握了知识,实际上在考完试后学生很容易就把这些知识忘记了。
因此,为了促进和鼓励课堂教学采取有意义的方式完成,评价就必须要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理解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概念之间的关联;一,如判断,,都很难测。对于教师来说,不了解学生,就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更谈不上帮助学生去修正、改变和完善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异概念了。因此要考查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必须采用含有一定情境的开放式评价方式,这包括:访谈;简答;任务报告;绘制概念图;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等等。
结 语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的一
个基本目标,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是科学素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也需要以理解重要科学概念作为基础,因此以核心概念为代表的科学知识在包括小学科学、中学科学、物理、生物学、化学等理科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果课堂教学和评价中仅仅强调事实的传递和记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构建和深层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并使得许多学生虽然暂时能顺利通过学业考试,但是在随后的生活中会将事实类知识迅速遗忘。这是由于表层学习导致学生脑内的知识不过是毫无实际用途的孤立事实,而没有与学生头脑中已具备
[17]
的知识紧密相连,形成良好的结构。这样的教学情况当然不符合我国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理念和改革方向。
尽管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有八年多的时间,但我们面对的挑战依然存在。这样的挑战包括怎样来帮助学生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建构、组织头脑中的知识,怎样加强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并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应对挑战的努力会涉及从什么是科学概念到重要概念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_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_张颖之(4)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