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解:A、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如图所示:,
有2个,所以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故A正确;
B、无机含氧酸可以表示成(HO)m RO n的形式,非羟基氧越多,即n值越大,酸性越强,故B正确;
C 、氯化铯晶胞如图所示:,中间为Cs+位于体心,8个顶点为Cl?,所以每个Cs+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Cl?有8个,故C错误;
D 、金刚石如图所示:,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6个碳
原子形成最小的环,故D正确;
故选:C。
A、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
B、无机含氧酸可以用(HO)m RO n表示,非羟基氧越多,酸性越强;
C、氯化铯晶胞中,Cs+位于体心,Cl?位于8个顶点;
D、金刚石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6个碳原子形成最小的环。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与组成的理解和掌握,掌握手性碳的概念、含氧酸酸性比较、配位数、金刚石的空间结构等,明确晶体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是解题关键。同时考查阅读题目获取新信息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知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题目难度中等,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5.【答案】B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C,Y为N,Z为O,M为H,W为Na元素。
A.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为分子晶体,如足球烯,故A正确;
B.CO2中含有共价键,而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故B错误;
C.M2Z2为H2O2,H2O2分子中含有O?O非极性键,属于极性分子,故C正确;
D.C与H、N与H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分别为甲烷和氨气,原子半径C>N,则C?H键的键长>N?H键的键长,故D正确;
故选:B。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最外层电子数平均为5,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5,X与Z可形成XZ2分子,X为+4价,Y为?2价,则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Y 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0.76g?L?1,其摩尔质量为22.4L/mol×0.76g?L?1=17g/mol,则M为H元素;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
(6+7+8+1)=11,则W为Na元素,以此分析之和的二分之一,则W的质子数为1
2
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第13页,共22页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资格考试认证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1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