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七_价值链分析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6-02 本文由没有寻求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企业诊断方法之七:价值链分析法 主要内容:一.传统成本控制中的问题 二.价值链分析法介绍 三.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四.成本竞争优势的获取 五.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广东A企业多年来一直把成本管理放在战略地位进行 管理,制定 “成本领先”的目标。但是在成本控制 过程中,过分的依赖会计制度,在成本会计系统将 成本按项目划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 而且企业领导者们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及其产生 的原因经常存在着广泛的意见分歧,结果一直以来 利润的提高非常慢。最后他们发现,自己企业其实 最大的失误在于缺乏进行成本分析的系统工具。

成本控制过程 中的普遍误区

?

价值链分析法

二.价值链的概念

1985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价值链思想。 波特将价值链描述成一个企业用来“进行设计、 生产、营销、交货及维护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 集合”。设计 生产 销售 交货 维护

企业是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活动”的集合体。

企业可以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 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成本竞争优势。

企业的组织结构、 控制系统以及文 化等活动

企业员工的的 招聘、雇用、 培训、提拔和 退休等

改进企业产品 和工序的一系 列技术活动

采购企业所 需投入品的 职能

支持基本活动和 其它辅助活动, 由企业职员来完 成

辅 助 活 动

企 业 基 础 结 构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技 术 开 发

采 购

利 润

由投入到产出的 转化,是产品或 服务在实质上的 创造,并把它传 给买主和一些售 后服务

基 本 活 动

内 部 后 勤 (原材 料供 应))

生 产 经 营

外 部 后 勤 (成品 储运)

市 场 销 售

售 后 服 务

利 润

接收、储存、 散发、输入物 资到生产中

投入到最 终产品的 转化

收集、贮存、 促进和引导 和散发成品 购买者购买 给买主 产品的活动

为保持或提 高产品价值 有关的活动

价值链的三层含义

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 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无形的价值,降低 任何一项活动的成本都可以提高企业信誉,给企 业带来利润; 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还包括企业外部 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关系,与顾客之间联系。

价值链分析内容: 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

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析旨在找出企业在内部价值链各个环 节上的不增值的作业和成本与价值不适配的作业予以消除 和改进,从而降低成本。企业通过了解竞争对手在生产价值链的每一环节上成本情 况,明确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 明确企

业在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前向和后向 整合,以达到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企业横向价值链分析

企业纵向价值链分析

三.成本驱动因素分析 企业的成本状况源于其价值活动的成本 行为。成本行为取决于影响成本的结构 性因素——成本驱动因素。 1.规模经济: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受制于规 模经济单 y 位 成 本

x 规模

2.学习:价值活动由于学习提高其效率从而可 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成本下降。 3.生产能力利用模式:当一项价值活动与大量 固定成本相联系时,总成本就会受到生产能力 利用率的影响。单 位 成 本

总 成 本

变动成本v

固定成本:F

产量Q经验曲线

累积产量

单件产品平均成本:C=F/Q+V Q增大,则C减小

4.联系: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受到其它活动实施情况 的影响。(链内和链外) 5相互关系:企业和兄弟业务单元共享价值活动或进 入有着共享机会的新的经营领域,常常可以显著地 降低其相对成本。 6.整合:价值活动的纵向整合程度可以以若干种方式 降低成本。 7.时机选择:价值活动的成本常常反映了对时机的选 择 8.地理位置:各种活动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买方和供 应商之间的地理位置,通常对诸如工资成本,后勤 效率和货源供应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 9.机构因素:包括政府法规,免税期及其它财政刺激 手段、工会化、关税和征税以及本土化规定在内的 因素。

四. 成本竞争优势的获得

企业获得成本竞争优势有两种主要方法: 重构价值链 控制成本驱动因素领 先领 先 领 先

领 先

领 先

领 先

成功的成本领先者,通 常从价值链中的多种来 源获取成本竞争优势, 才能持久保持成本优势。 故要求对企业的每项价 值活动及其驱动因素逐 一审查,以寻找降低成 本的机会,且始终如一 地寻找它们。

五.案例分析 (一).案例1—新集一矿

新集一矿是国投新集公司组织开发建设的第一对矿井。 该矿坚持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的创新,将原设计的“双 高一炮”改为放顶煤综采,破常规、走新路、跨越了普 采,高档普采,普通综采三个阶段,直接上综采放顶煤, 成为“两淮”矿区“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一跨越非同 小可,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采用“两高一炮”需要采 煤队4-6个,800-1200人,与之配套应有15-20个掘 进队,加上辅助生产单位,生产生活后勤服务部门。全 矿年产90万吨煤,至少需要5000-7000人。而新集一矿 95年年产煤251.18万吨仅有职工791人。其人数只有华 东地区同类型矿井人数的1/5-1/9,原煤工效达12.03 吨/工,居全

国井工开采全员效率首位,每人生产成本 的工资费为9.86元/吨,仅为同期同类型矿井的30%。同 时由于采用综放技术,材料成本也大大降低,达到 16.38元/吨,仅为其它同类型矿井材料成本的1/2-1/3, 吨煤电耗控制在12kwH左右,为同类矿井的40%。吨煤生 产成本只是“两淮”矿区的55%。

新集一矿原设计为年产90万吨,鉴于矿井可采储量大, 投产后即按300万吨/年能力扩建,通过合理集中生产, 减少了工作面个数,大幅度提高了单产,降低了单位产 量的固定成本,从而降低了吨煤成本。 (规模经济因素) 新集一矿确立了“科教兴矿,教育先行”的方针,大力 发展继续教育。采取了岗前培训,脱产与业余、内外培 训结合及组织岗位练兵,培训各类人才,大力发展具有 成本意识的企业文化—成本文化-其核心是“勤奋节俭、 多奉献”。提高了全员的成本管理素质,这就为成本管 理提供了基础和前提。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扩大了新集 一矿的管理幅度,减少了管理层次(新集一矿是矿—— 队——班组,其它同类型矿是矿——区——队——班组) 降低了人工成本和管理费用。新集一矿除注重保留骨干 员工外,还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人才,凡引进的科技人才 经考核合格后,上浮一级工资,安排一名子女就业,优 先分配住房一套。 (学习因素)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工程科技七_价值链分析法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七_价值链分析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1998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