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1.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40、增长量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由于基期的不同增长量1、 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这二者的关系可用公式(a1-a0)2、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12.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a2-a1)+ +(an-an-1)=an-a0表示为 . 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关关系。(×) 41、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有两 :(1) 增长量/基期水平(2) 发展速度3、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13 .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 -1.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14.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42、平均发展速度是对各期环比速度求平均的结果,它也一种序时企业是总体单位。(×) 额指数不变。(×) 平均数。 5、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15.若将某地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43、已知某产品产量1993年与1992年相比增长了5%,1994年与6、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属于时期数列。(×) 1992年相比增长了12%,则1994年与1993年相比增长了6.7%. 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16.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 )的关7、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两者反映的内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 )的关系。 容是相同的。(×) 17.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有三个:无偏性、可靠性、一致性。(×)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8、因为统计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所以数量标志就是统计指18.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标。(×) 短的制约。(×)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9、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19.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有两种方法,即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这单位是(工业企业)。 10、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两种方法是根据分析目的不同划分的。(√)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面来划分的(×)。 20.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标。(×) 量数列)。 21.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1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标)。 22.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13、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 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14、23.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5、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7、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20、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2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2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24、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6、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2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2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3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 3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3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33、在单位成本指数 中,Σq1p1/Σq1p0中,Σq1p1—Σq1p0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34、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5、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36、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37、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38、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39、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40、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4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42、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43、若环比增长速度每年相等,则其逐期增长量也是年年相等.(√) 44、某产品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发展变化的速度,平均来说是增长的,因此该产品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也是年年上升的。(×) 45、已知某市工业总产值1981年至1985年年增长速度分别为4%,5%,9%,11%和6%,则这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97%。(×) 46、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1.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2.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分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以称为次数分布。( ) 3.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安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4.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则其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下降的。( ) 5.动态数列是由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 6.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7.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8.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9.若将某地区社会商品库存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属于时期数列。(×) 10.是直接趋势的时间数列,其各期环比发展速度大致相同。(×)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教育电大统计学原理小抄[1]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